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中英教育對比中式教育真的更勝一籌?

2015年08月21日 13:41 | 作者:朱永新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原標題:中英教育對比中國真贏了嗎?

  在英國教育“向東走”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該“向西看”,學習西方教育重視個性與創造性,加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呢?

  BBC關于中英教師與學生PK的紀錄片終于落下了帷幕。

  三集紀錄片,長達一個月的連續跟蹤拍攝,尖銳的文化沖突與師生矛盾,一開始讓許多外國觀眾對中國教師不屑一顧,甚至覺得中國式教育必敗無疑。結果不出我所料,幾位中國老師帶領的英國學生在數學、科學和中文考試中不僅全面擊敗對手,而且每門課均超出10分。如果時間再長一些,很可能分數差距更大。

  有人說,這是BBC策劃的真人秀。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場東西方教育交流碰撞的試驗,更希望真人秀激起一次關于教育的真拷問,以此為契機進行全民教育大討論。我們尤其需要自我拷問:用什么評價教育的優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教育?

  僅僅憑分數就能夠評價教育的優劣嗎?我認為分數只能夠反映學生對于某些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評價教育的整體水平。分數的對比不能夠評價一種教育方式的優劣,更不能用來評價一個國家的孩子、一個地區的教育的發展水平。

  那么,衡量教育水平的標準是什么呢?我認為,首先是看教師與學生能否擁有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謂幸福,就是讓師生雙方都能享受課堂、享受教育帶來的智慧挑戰,享受學校生活帶來的不斷成長。所謂完整,就是讓師生雙方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自己,不斷成就自己,能把個性培育為特色,成為最好的自己。為此,學校就不能夠首先關注分數,關注考試,關注文化課程,而應該更關注心靈的成長,關注個性的舒展,并為之提供更豐富多元、更生動有趣、更透徹深邃的課程體系。

  其次,是看教育能否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一個國家和地區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在各行各業中既需要精英,也需要一般勞動者。而所有類型的人才共同的最根本基礎是做人。新教育實驗為此提出,最好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長大成人以后,可以在他們的身上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科學是有人性的,財富是有汗水的,享樂是有道德的。

  再次,是看教育是否符合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傳統。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把中國的教育原封不動地拿到英國,或者把英國的教育簡單照搬到中國,都會遭遇水土不服。無論把英國學生的散漫歸因于他們的福利制度,還是把中國學生的高分歸結于尊師重教,都是不夠科學的。原因遠比表象復雜得多。

  這部紀錄片讓我想起了多年前孫云曉寫的中日夏令營的較量的故事。其實,誰贏誰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借此反思我們的教育。借此思考,我們有哪些教育的傳統需要保留和弘揚?哪些教育的弊端需要改正和拋棄?

 

  由于上海連續在國際PISA測驗上獨占鰲頭,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已經下決心學習中國教育的優點。在他們“向東走”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應該“向西看”,學習西方教育重視個性與創造性,加大學生的自主學習呢?在分數不如中國教師的情況下,英國的校長們依然認為,我們的教室里孩子“不像童年,更像是坐牢”,依然認為我們的教育“更像100年前英國的傳統教育”,依然認為“16歲以后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英國無疑比中國更有優勢”,這些話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是值得我們反思。因為,在全世界都在努力改進自己的教育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滿足于分數的暫時領先,一味地沾沾自喜,恐怕最后連分數的優勢也是保不住的。

  即使是紀錄片,也難免在鏡頭的擷取中夸大中外教育的差異。真實世界里的教育趨勢,是中國在向西走,從紀律走向民主,從灌輸走向討論;西方在向東走,注重自由和紀律結合,強調評價的引導和影響。在全球化的時代里,只有東西方互相學習共同努力,才能有真正的好教育,才能實現人類教育的幸福完整。

  □朱永新(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新教育實驗發起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中英教育 BBC中英教育紀錄片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