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看完國展吐點“槽”
王登峰(北京) 節錄陳繼儒《小窗幽記》手卷(局部) 22×248cm
不論是“點贊”或是“吐槽”,“全國第11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如期開展了。作為書法界的“奧林匹克”,第11屆國展雖然從評選開始便一直飽受爭議,但仍吸引了眾多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前來觀展。8月10日開展當天9點不到,中國美術館前便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目測約有上千人在排隊等候進入展館,如此盛大的狀況也讓記者吃了一驚。據了解,開展第一天,僅中國美術館就接待了6000余人次參觀“全國第11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幾乎達到展館容納量的飽和??磥碚褂[是否具有吸引力,似乎還是要靠數據來說話。
在9日舉辦的預展儀式上,最具創意的就是播放了國展評選時的影像,據了解,這樣的舉措是第一次。雖經過剪輯,但每位評委、監委、觀察員和工作人員的狀態都是真實自然的。也許是因為質疑評選的公平和過程,才把視頻搬出來;就像因為質疑國展變成“新人展”,學術不過硬,加入了“當代書法名家展”和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書法特展,國家圖書館典藏碑帖善拓書法特展、敦煌遺經書法特展、近現代名人手稿特展和故宮的“石渠寶笈”書法特展,感覺很像是主人為迎合客人的口味,烹調出一桌美味佳肴。其實也沒有必要去揣測,畢竟享受到這桌豐盛大餐的人是每一位熱愛書法藝術的觀眾。
吃大餐還有配菜,8月10日下午及11日,中國書協召開了3場“全國第11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學術論壇”,邀請有關學者、專家、評委、作者、媒體,圍繞“全國第11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評審與創作研究”、“當代書法文化研究”、“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書法”進行發言和討論,場場爆滿,座無虛席。可以看出,大家都做了認真的準備,可說的太多,要說的也太多。比如,“國展‘新人’辨”、刻字和人品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可以說這場論壇記者是認認真真地從頭聽到尾,許多觀點更是切中時弊,給人以啟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論壇要定期開,有了壓力,便會從浮躁中沉下心來,認真思考,而不是交差了事。
陳杰(山東) 節錄《王澍書論》冊頁(局部) 40×330cm
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甲骨文金文集粹特展”時,聽到一位小朋友說:“有《蘭亭序》嗎?”可以看出這位小朋友有一定的基礎,書法傳播工作已經有所進步,但我們要做的工作還遠遠沒做到位。有名的、經典的書法典籍不止《蘭亭序》,而同學們只知道這一部。
在10日召開的國展論壇上,張繼《從十一屆國展看隸書取法的變化》的發言中,便提到了近些年的隸書的寫作過程中,取籍單一這一問題,他認為可以從其他非經典的古籍中取法。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但古籍真跡難尋,且真假難辨,此次“國展”,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故宮的聯動,展出古今經典之作,對于廣大書法人無疑是個福利,更希望書協及各博物館能多創造類似的機會,讓大眾能更近距離接觸到這些作品。
提一個小建議,古籍和甲骨文、金文作品中,生僻字實在太多,別說是普通的觀眾,很多是連專業人士也不熟悉,希望能在標識牌上,為一些生僻字標注拼音,就算不熟知作品的緣由,但至少把字先認識了,可否?(俞越 )
編輯:陳佳
關鍵詞:國展 吐點“槽” “全國第11屆書法篆刻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