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四聯博物館展示美發變遷
美發博物館展廳
清朝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理發工手執喚頭沿街叫賣,給人理發。
原始人用什么剪頭發?從秦漢到明清,人們都梳什么發型?三色轉筒的來歷是什么?美發文化源遠流長,在北京市舊鼓樓外大街,北京四聯美發美容有限責任公司開辦了京城第一家美發博物館,將在近期正式向觀眾免費開放,解密美發源流。
來到舊鼓樓外大街,路東側四聯美發店的玻璃墻上,寫著“美發博物館”幾個字。這家店分為兩層,一層作為美發店,消費者可以在這里修剪發型,二樓就是即將開館的美發博物館。“美容美發行業現在發展不錯,但是沒有人梳理美發行業的歷史、文化。作為北京美發服務業的老字號,四聯承擔起這個責任,開設美發博物館,把美發文化,尤其是老北京美發歷史傳播給大家。”四聯美發董事長吳秀敏說。
目前,該館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布展,最晚到今年8月底開館。吳秀敏說:“雖然只有100多平方米的空間,但是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實物展覽模式,包含互動、體驗、設計等環節。小展館、大內容,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示美發知識和文化。”比如,觀眾可以由設計師在電腦上設計一個發型,甚至可以合成出唐代、宋代等古代發型,別有趣味。
博物館的展覽將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發型發式歷史變化、行業人物、美發文化和四聯文化歷史,各朝各代的流行發式通過一張張圖片展示出來,并配有詳細的解說,近現代部分還有許多彩色圖片,展示當時流行的各種漂亮發型式樣。在實物展示中,包含了遠古時用于剪發的石頭工具、古代的木梳發簪、還有元代理發匠的招幌——喚頭、近現代的理發設備等,很多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美發師魏星介紹:“舊石器時代,遠古人類沒有銳利的器具,因此都留著長發,為了勞動和生活的方便,他們時常把長長的頭發用石頭砸斷,保持自然垂落狀態;先秦時期的發式從原始時期的披頭散發,演變到梳辮、挽髻;秦漢時期,社會繁榮昌盛,發型、發飾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大多流行平髻,秦有望仙九鬟髻、凌云髻、垂云髻等,漢有墜馬髻、盤桓髻、分髾髻、百合髻等。”
北京美發的歷史沿革在展覽中也有詳盡介紹。魏星說,北京在古代就有理發業,那時主要是梳發整容,所以叫“整容行”;光緒三十一年,由一個吳老宮(宮中梳發人)組成整容行公會,那時城區內就有200多戶剃頭棚;民國初期,北京開始設立現代形式的理發店;1955年3月,北京從上海招收了26名技術工人,同年6月,包括4家理發店在內的上海8家服務商戶的職工同乘一列火車來到了北京,興建了一批國營理發館;1998年,北京美發店發展到5967家;2014年,美容美發經營單位已發展到2萬多家。(喬斐)
編輯:陳佳
關鍵詞:四聯博物館 美發變遷 舊鼓樓外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