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我家的抗戰——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我家的抗戰——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我家的抗戰:總司令的兩封家書
1943年10月25日,朱德和康克清在寫給女兒朱敏的信中鼓勵她好好學習,將來回來做些建國事業為事。
我的外公是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同志,全面抗戰開始后,他肩負驅寇之使命,率領指揮八路軍英勇抗戰收復山河。烽火硝煙,家國難以兩全,一封封家書承載了他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關心。
一、 為母親度饑荒求捐助信
外公自投身革命始,戎馬倥傯,常年無法顧家,無法親自照顧母親。1937年11月,朱德總司令正率領八路軍奮勇抗擊日寇,戰斗非常緊張激烈,各項軍事工作都需要總司令決策,非常繁忙。得悉家鄉遇到年荒,總司令非常惦念自己的母親,遂向同鄉好友、在滇軍時任朱德旅部軍需的戴與齡求助。與齡老弟:
我們抗戰數月,頗有興趣,日寇占領我們許多地方,但是我們又去恢復了許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敵人后方北平區域去日夜不停地與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勝利,差堪告訴你們。昨鄧輝林、許明揚、劉萬方等隨四十一軍來晉,已到我處,談及家鄉好友,從此話中知道好友行跡甚以為快,更述及我家中近況頗為寥落,亦破產時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顧及他們。惟家中有兩位母親,生我養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歲乏食,恐不能度過此年,又不能告貸。我十數年實無一錢,即將來亦如是。我以好友關系向你募貳佰元中幣速寄家中朱理書收。此款我亦不能還你,請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復我。
此候
近安
朱德
十一月二十九日
于晉洪洞戰地
外公革命十數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第二戰區副總指揮竟無一錢,一支軍隊的總司令如此清貧世所罕見,令人動容。朱德總司令胸懷革命理想、民族大義,也深愛著自己的母親和家鄉,而在國與家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二、 給遠在異國他鄉的女兒朱敏的信
我的母親朱敏1926年生于莫斯科,是外公朱德唯一一個女兒。母親出生不久,外公就回國投身革命大潮。母親回國后,在四川由她的外婆撫養長大。直到1940年12月,已經14歲的母親第一次來到延安,回到日夜思念的父親身邊。父女相見,百感交集。整整14年,父女才得以相見。兩個月短暫的相聚后,母親不得不再與外公告別,和毛澤東的女兒李敏等人一起踏上去蘇聯的求學之路。然而,戰爭雖然阻隔了天倫之樂,卻難以阻斷骨肉親情,外公不時在思念著萬里之外的女兒。1943年10月,朱德總司令和夫人康克清在百忙當中給女兒朱敏寫了一封信,并寄上了兩張相片。
朱敏女兒:
我們身體都好。茲送來今年上半年的相片兩張。你在戰爭中應當一面服務,一面讀書,腦力同體力都要同時并練為好。中日戰爭要比蘇德戰爭更遲些結束。望你好好學習,將來回來做些建國事業為是。
朱德
康克清
1943年28/10于延安
寥寥數行家書,字里行間充滿了濃濃的父愛,外公把對女兒的思念化為殷切的期望。希望女兒能具有國際共產主義精神,不僅要學習好,還要在蘇聯的衛國戰爭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然而,這封從延安寄往莫斯科國際兒童院的信,在國際郵路上輾轉一段時間,蓋著“郵路中斷,無法投遞”的戳子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此時,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階段,蘇聯的衛國戰爭也異常殘酷。外公朱德同志對康克清說:“自己家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還是等戰爭結束以后再說吧。”之后,由于新疆軍閥盛世才轉向反共,延安與莫斯科的秘密通道中斷。女兒音信杳無,朱德總司令此時只能將對女兒的惦念深深藏在心底。
然而,外公不知道此時的母親已經被送進德國集中營,正在與德國法西斯進行頑強的抗爭。母親在集中營九死一生,直到1946年1月才重新回到莫斯科。蘇聯政府把朱敏的音訊告知外公后,他立即寫去一封信,希望女兒能夠原諒他。他說,之所以沒有向蘇聯方面詢問她的情況,是因為蘇聯當時也處在戰爭災難之中,他不愿意因為個人的事情去麻煩蘇聯政府。出了集中營的母親,繼續學業,后來考上列寧師范學院。
在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她回國探望闊別十年的父母親。這時,新中國已經成立了。外公撫摸著女兒的頭發,親切地說:“你回來了,很好嘛!我們國家正處在建設時期,需要大批的人才。你要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貢獻給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作者系朱德外孫,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少將)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我家的抗戰 家書 總司令 朱德 康克清 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