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七夕將至帶熱“父母相親會” 90后漸成待婚主力
原標題:七夕將至帶熱“父母相親會” 90后漸成待婚主力
中新網重慶8月11日電 (蔣青琳)“我女兒今年剛過24歲,每次一看到有啥相親活動,就總想替她瞅瞅,現在大齡剩男、剩女這么多,還得趕緊找……”11日,說起這個周末將舉行的一場“百人相親會”,48歲的重慶市民王女士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一年一度的“中國情人節”七夕將至,一時間,民間各色相親活動接踵而來,直欲迷人眼。記者連日走訪發現,主題各異的相親活動現場,隨處可見“扎堆”交流信息的老爸老媽們,“白發相親會”仍是當前相親市場的主畫面。
張先生是一位熱心父親,剛與一名女孩的母親交流完,雙方為子女留下了聯絡方式。“我們代孩子相親可不同于古代的父母包辦婚姻”,張先生坦言,現在的孩子們都忙著打拼事業,交際的圈子也有限,他們普遍對婚事不著急、不主動,做父母的只好瞄準相親會替子女“搜集情報”。
像張先生這樣的父母并不在少數。如今,隨著城市工作節奏加快,“剩女”、“剩男”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父母們開始擔心起子女的婚戀問題,不少人索性親自上陣代替孩子相親。
記者走訪中發現,當許多“70后、80后”剩男、剩女們還在被父母催著“脫單”時,“90后”的父母們也越來越多地現身于各色相親活動現場。
經常替兒子奔走各類相親活動的黃女士從手提袋里拿出信息單貼在“姻緣墻”上:男,23歲,身高1.74米,剛參加工作,有90平米住房一套,這是她一個月來代兒子參加的第三場相親會了。“孩子如今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該考慮結婚的事兒,早婚早孕對家庭都有好處”,黃女士笑說。
對此,專家表示,“白發相親族”現象并不存在于短期,而是長期以來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出現的社會現象。“70后”、“80后”甚至“90后”長期處于“被選擇、被安排、被人生”的成長環境中,這與“中國式父母”的包攬教育有直接關系。
提及“父母代相親”,幾位“90后”受訪者普遍投了反對票。大一新生小王連連吐槽:“過年走親戚,被問得最多的就是‘對象’”,“我沒對象,對不起誰了?!”剛過24歲生日的化妝師李小姐則直言:“還沒玩夠,不愿為婚姻妥協、將就,條件無所謂,感覺對了最重要。”
在重慶就讀研一的陳先生今年已在父母安排下進行了三次相親。他認為,父母為自己的終身大事著急可以理解,但這樣做總覺得怪怪的,太過刻意,這種事情還是自己親力親為比較好。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七夕 父母相親會 90后 待婚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