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互聯網+能否讓不可移動文物動起來
今年3月,國務院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互聯網+”行動計劃,正在試圖打造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讓文物活起來”的大背景下,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高科技,又能否實現互聯網+文物,讓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有效保護之外“動”起來,發揮其文化傳承的作用?
不可移動文物也應“開口說話”
四川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居全國前列,然而大多數仍停留在如何保護的層面。有的雖然已是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卻仍談不上深度挖掘文化內涵,以點的形式孤立存在,不能發揮最大的文化價值。
在文保專家眼里,這些沉默不語的文物,可供發掘利用的價值有很多。四川蓬溪寶梵寺、新津觀音寺、廣元覺苑寺、平武報恩寺的古代壁畫,鮮艷明麗的色彩、吳帶當風的筆力,都是研究古代壁畫不可多得的珍品;桃坪羌寨、瀘縣屈氏莊園、古藺二郎紅軍街等風格和年代各異的傳統村落,其在選址、規劃和空間布局上高度體現的“天人合一”思想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取向,也獨具特色,豐富著傳統文化的內涵;而三星堆、金沙、都江堰、樂山大佛、武侯祠、劍門蜀道等文物景點,也因其背后蘊藏的歷史文化,吸引了源源不斷的游客。
讓不可移動文物活起來,發掘出其蘊含的深厚底蘊,已成為文物保護利用值得重視的課題。
發掘利用遠遠不夠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對當前不可移動文物的展示和利用,其實遠遠不夠。
細心的游客會發現,很多古鎮千篇一律。以洛帶古鎮為例,其會館建筑精雕細刻,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至于黃龍溪,其1700多年的歷史變遷也別有一番風味。但是,由于這些古鎮缺乏對文化內涵的深度發掘和精準呈現,令其對游客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對傳統村落的利用同樣存在類似短板。
中國的傳統村落堪稱“一村一風情”。如浙江臺州的李宅村,“囍”字結構的李家大宅把“修身齊家濟天下”的儒家理想融入其中,而川西民居也具有樸實飄逸的特點。然而,四川現有的近百處中國傳統村落中,除了少數民族地區的風格顯著以外,其余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并未充分發掘。
至于更多的古代建筑、名人故居等不可移動文物,有的交通不便暗藏深閨,有的則僅限于只有標識標牌而無特別的展陳介紹,吸引力大打折扣。閬中永安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內彩繪和壁畫栩栩如生,卻因交通不便幾無游客。而新津觀音寺等壁畫冠絕一方,卻也因沒有相應的介紹和包括互聯網手段在內的全方位展陳,對非藝術行業的游客沒有吸引力、缺乏信息化網絡時代的感知渠道。至于各種名人故居,展陳更是僅僅停留在擺放一些鍋碗瓢盆,讓人生出審美疲勞。因此,如何通過數字化手段將文物背后的故事講好、傳播好亟須我們認真思考。
不可移動文物的“動”應有更積極思考
怎樣讓不可移動文物“動”起來?全世界并無固定標準,卻也因此給了文物工作者們大膽嘗試探索的空間。
古鎮和傳統村落在使用性保護之外,能否通過現代技術,讓游客既能了解其歷史,也能對它們的建筑、繪畫、居住理念等有更直觀的認識?其實這些是可以辦到的。“比如我們可以通過觸摸屏或展板形式,展示文物歷史價值。而游客每至一處,通過耳機等簡單的設備,便能詳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這種由專業人士提供的信息,更權威也更有韻味。”至于名人故居,完全可以在展陳上推陳出新,“如果能運用現代科技還原當年名人的生活場景?豈非就能讓游客更有身臨其境之感?”至于更多的不可移動文物,則需深挖并提煉文化內涵,充分運用GIS、HTML5、APP、三維全景、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科學技術以及LED大屏、PC、智能手機、PAD、觸摸屏、智能電視等多維化的展示終端設備,以實現最廣泛的公眾服務、公眾參與和交互為目標,讓璞玉發光,以文物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帶動保護,并以旅游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互聯網可以+文化遺產嗎?
當前,“互聯網+”正在與各領域有序聯接,以激發經濟更大活力。而“互聯網+文化遺產”,又能否讓不可移動文物“活”起來?
這顯然是可以探索的一個方向。
如今,敦煌、故宮都曾因為要保護文物對游客限流。但互聯網技術的融入,不僅可以讓游客輕松實現網絡訂票,還能再造一個虛擬敦煌或故宮,讓文物愛好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網上進行參觀。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技術的接入,不僅不會影響景區客流,反而可以通過網絡讓公眾離文物更近,讓他們更有實地體驗的沖動和愿望。而對于眾多散落鄉野,卻同樣具有重大價值的文物而言,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讓它們煥發光彩,被更多人所認識。與此同時,以成熟的電子商務運營理念和技術為支撐,開展相關文博紀念品、活動以及周邊產品市場化營銷和推廣,通過“互聯網+文博產業”把大量由文物元素研發的文創產品以及相關服務推向市場,讓公眾通過它們很輕松地就能探尋和享受到古代先民留下的智慧才智與豐碩成果,逐步形成文博事業和文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如今,文物保護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要讓濃縮中國數千年文化的不可移動文物真正發揮其文化傳承的作用,不僅需要各方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加大投入,保駕護航,還需要文物人積極思考,大膽運用新技術和新思維,把更新的創意融入到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上來,讓不可移動文物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書寫城鎮化與歷史文物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武侯祠讓劉備當“導游”
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侯祠,只要掃二維碼加微信就能全程聽導游解說。游客只需向微信發送“劉備”,就有一條劉備簡介發送至游客手機。除了回答三國文化問題,“掌上導游”還能就交通、美食等多種問題提出建議,帶領觀眾深度游。此外,武侯祠還利用增強現實技術打造“穿越合影神器”。通過這個“神器”,游客便能與動漫版的諸葛亮、關云長等合影,讓游客在武侯祠的旅游體驗提檔升級。
三蘇祠增強互動體驗
經歷“4·20”蘆山強烈地震重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蘇祠,也將在提升游客體驗上下功夫。除了雕像,還有連環畫、動漫書等表現“三蘇”歷史的書作。為了增加游客互動,現場的觸摸屏可以欣賞三蘇詩詞、參與詩詞比賽等游戲。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絕唱,也將在多媒體廳化為咆哮江水、巍峨山峰,以聲、光、電的配合,讓游客感受詩歌意境。
榮縣大佛等文物還有發掘空間
樂山大佛是世界第一大石刻大佛已名聞世界,但同樣在四川,榮縣大佛作為世界第一大釋迦牟尼佛以及世界第二大石刻大佛,卻鮮為人知。類似這樣極具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讓其“活”起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以榮縣大佛為例,如果有專業人士系統挖掘其文化內涵,在展陳理念上推陳出新,再輔以宣傳攻勢,讓榮縣大佛提升當地旅游經濟,并非沒有可能。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互聯網+ 文物 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