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如何挖掘農業文化遺產“金礦”

2015年08月03日 15:09 | 作者:徐曉 顧洪洲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分享到: 

云南紅河州哈尼族梯田

云南紅河州哈尼族梯田

 

  自20世紀初,我國學者已陸續開始對農業文化遺產進行研究。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產經歷了理論研究向活態研究與保護轉變的漫長歷程。雖然漫長,但近些年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逐步推動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進入一個可持續性循環發展階段。

 

  哈尼梯田:農業與旅游的嫁接

 

  2010年,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統成為中國第二批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的農業文化遺產項目之一。2013年6月22日,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筆者通過對紅河哈尼梯田的田野調研,深入了解了哈尼梯田的價值所在。

 

  從文化角度而言,哈尼梯田不僅僅是單一的稻作生產文化,與之相關的民間文學、民間音樂、舞蹈、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喪葬嫁娶等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的哈尼文化圈。哈尼梯田覆蓋面積大,涉及地區多,但是哈尼族在農業文化遺產的開發與利用方面有著獨特的想法與保護方式。

 

  哈尼人遵循了整個哈尼族人文與自然發展的規律,在建設梯田景區的同時,將與之相關的文化因素一并加入。如在箐口村設立民俗文化村,緊鄰梯田景區,讓游客在觀賞自然風景同時還能夠體驗哈尼風情的民族文化。建立梯田風景區、設立民俗村是哈尼人在本地實施的保護方式,延伸的保護方式是將哈尼人世代相傳的《哈尼谷歌》進行整理、出版,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外界宣傳哈尼梯田、哈尼文化;將產自哈尼梯田的稻米進行包裝、營銷;開發民族特色的衍生品、旅游紀念品等。

 

  哈尼族在保護與利用農業文化遺產時,嚴格的遵循了哈尼人及哈尼梯田幾千年來的自然發展規律,能夠巧妙的和旅游業結合到一起,揚長避短,充分展現自己的民族特色與文化特色。

 

  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文化挖掘

 

  其他地區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也做出很多努力。浙江省青田縣政府按照農業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要求,重視稻魚共生產業發展和文化挖掘工作,成立了稻魚共生農業文化遺產研究推廣中心,制定了稻魚共生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加快發展傳統稻魚共生產業。在保護“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方面就結合本地特色,努力開拓保護途徑,將田魚與青田民間藝術結合,派生出了一種獨特的民間舞蹈——青田魚燈舞。青田魚燈舞曾參加首都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第五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和中西建交30周年慶典、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第八屆全國殘運會、中意建交40周年慶典等國內外文化交流活動。

 

  年輕人是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必不可少的后備軍和接班人。面對當今社會的發展浪潮,經濟的急速增長,人們觀念的急劇轉變。如何應對這些變化?如何讓年輕人心甘情愿的留在家鄉延續本土文化,保護這些珍貴的遺產不僅是哈尼稻作梯田系統面臨這個問題,其他的農業文化遺產可能也將面臨同樣或類似的問題。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很大的相似,兩者都強調人的重要性,都需要有人投身其中才能得以有效傳承,人是農業文化遺產接下來要面對和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政府、社會等只能是作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主體,而不能夠成為傳承農業文化遺產的主體。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政府能否考慮從專業選擇及就業引導方面給予相關政策。鼓勵來自農業文化遺產地的學生選擇與農業生產、文化等相關的專業,引導這部分學生畢業后回到自己的家鄉進行就業,同時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與經濟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對沒有選擇高等教育的初高中畢業生,專門組織培訓與引導,并配套相關的政策、經濟等方面的支持,鼓勵他們投身到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中。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農業文化遺產 哈尼梯田 浙江青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