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放管結合”還需邁過幾道坎?
原標題:“放管結合”還需邁過幾道坎?
新華社記者
簡政放權,不等于“一放了之”。
?。吩拢玻踩照匍_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創新事中事后監管,促使市場主體自覺守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既不能越位、錯位,也不能缺位——政府在市場中如何找準自身定位?
記者近日兵分多路調查發現,各地圍繞“放管結合”,在完善監管體系、豐富監管方式等方面積極展開探索,成效初顯,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監管合力尚未形成、基層配置有待“下沉”、社會組織仍需壯大規范,成為直接影響“放管結合”、政府“強身”的三道坎。
從“等人敲門”到“上門找人”,事后監管如何形成合力?
日前,吉林長春18家不法投資公司攜帶市民委托投資的近億元血汗錢跑路。這些注冊資本數千萬元、獲取投資者信任的民營投資公司,實繳資本為0元。
“0元公司”詐騙現象引發熱議:商事制度改革、市場放寬準入條件后,如何加強市場監管?
行政權力,該放的要放徹底,該管的要管到位。
“以往工商部門是要等開辦企業所需證件辦齊后,再發執照,是‘守門員’;現在前置審批條件都改成后置,企業獲得工商執照等于拿到‘入場劵’,但并不意味著就能上場踢球。”一位工商部門監管人士這樣比喻。
近年來,商事登記改革持續推進,100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放寬了經濟主體的市場準入。據業內人士介紹,以前是所有證件都拿齊了,才能辦工商執照,企業為了正常營業,必須主動去敲審批單位的門;現在是先頒發執照再辦證,節省了企業的時間,工商登記部門從過去的“守門員”變成了“收票員”,但需要審批單位主動出擊找那些拿到了執照的企業,這就為找得準、管到位增加了難度。
“打個比方,開餐飲企業,以前得先拿許可證,現在注冊一個公司,經營范圍里有餐飲,如果沒有經過噪音、油煙測試,沒有拿證的情況下就營業,監管部門就得主動到市場上排查。”上述人士說,涉及養老、食品等一系列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監管,不僅不能放,還要抓得更緊。
事實上,市場經濟越發育,監管難度越大。國家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說,在審批減少、寬進嚴管的監管新需求背景下,繼續停留于“審批依賴、各管一段”的傳統監管理念和方式,必然難以應對新增市場主體“魚龍混雜”的新挑戰。
如何讓事后監管更加有效?一些地方正在試水“合力監管”。
“我們將食藥、質監、物價、知識產權等市場監管職能整合成立市場監管局,實現一支隊伍管市場。”在湖北襄陽高新區,新成立的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永娟說,借助網格化、清單式監管,市場監管局真正實現了對市場主體“一巡多查”,做到應查盡查,有效解決以往分段監管、多頭監管的弊端。
王永娟說,以前多條熱線、多頭反饋,存在著民眾不知向誰投訴、部門相互推諉的問題;執法時也會存在工商查臺賬、食藥監查安全、質監查電子秤等分頭行動,上門就要好幾次?,F在一支隊伍統一響應、執法,提高辦事效率的同時,也消除了監管死角。
“管煙花的”變“管?;?rdquo;,基層監管“接得住”嗎?
簡政放權大背景下的監管,重點在基層,難點也是基層。
“以前食品監管是‘橄欖形’結構,中間人多,兩頭尤其是基層執法力量弱。”上海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說,現在上海劃轉和下沉給基層的執法人員超過1700人,市、區縣、街鎮三級執法形成10:25:65的“金字塔”結構。
伴隨著簡政放權的持續推進,大量審批、監管權限下放至基層,基層“人財物”能否配足、配強,直接影響簡政放權放權能否放得好、管得住。然而,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基層地區人手缺乏、人員培訓沒有及時跟上,“接不住、管不好”等問題仍存在。
中部地區一基層政府探索審批集中,將原本分散在數十個部門的審批權,集中在一個部門行使,一個工作人員要負責數十項審批業務。
“現在我們部門統籌管理18個窗口、8個局幾十項業務,我自己要負責20多項,很多業務需要熟悉,一整天神經都是緊繃的。”上述地區窗口工作人員小鵬拿著一本幾厘米厚的冊子說,過去只要管煙花爆竹產銷,現在得負責?;?、職業病等80%以上的審批條例,此前工作中從未接觸過。
類似情況在一些街道辦事處出現。不少辦事處工作人員說:“上面機構精簡了,下面該做的事卻越減越多,但人還是那么幾個。”
“簡政放權,到了我們這一級,就成了簡政‘放責’。”不少工作人員向記者反映,在基層,時常出現“放責不放權”的現象,由于權責不對等,導致許多下放的事項難以推進。
“我們可以進行安全生產方面的檢查監督,但是沒有處罰權,所以就算檢查了對方也不當回事,通知他參加安全生產會議,也不來。”湖南某市一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說。
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石亞軍表示,政府權力下放后,基層監管執法任務繁重,應為其配備與其責任相符的人員與執法權限。
目前,一些地方已著手探索,通過監管執法權限“下沉”、配強基層力量。例如,為了解決非法采礦,地處湖南省湘潭縣南部的中路鋪鎮將國土、安監、環保等7個職能部門的13項行政處罰權,下放至鄉鎮。
中路鋪鎮黨委書記李洪運說,過去鄉鎮沒有執法權,只能上報縣國土部門處理。而國土部門執法大隊人員有限,有時等到執法隊員到場,非法采礦人員早已轉移。“基層執法權限和力量充實后,‘放管結合’徹底改變了以往‘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等窘境。”
“紅頂中介”加速脫帽,社會組織怎樣“接棒”?
政府“瘦身”之后,一方面半官方性質的“紅頂中介”正加速與行政職能部門脫鉤;另一方面不少原本由政府承擔的管理服務職能,改由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承擔實施。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新的管理服務主體能否“接棒”?
不少業內人士介紹,社會組織一般不具備行政強制權力,其參與市場管理主要是依靠行業約定、技術標準、資質認可、等級評價等市場手段,為市場參與者提供相關企業在技術、信用、安全等方面的參考指標,起到“表彰先進、監督落后、凈化市場”的綜合作用。
近兩年來,國家大力鼓勵社會組織發展,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各地社會組織發展迅猛,全國社會組織數量增長速度保持在10%左右。但湖南省工商聯副主席吳曙光說,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與當前經濟發展和簡政放權要求還存在不小差距。
政府管理職能下放給市場,首先要有相應的專業性社會組織來承接。“環評下放后,有的環評機構竟是環評對象的子公司,有的地方連環評公司都沒有。”王滿傳說,這種情況下,環評放下去后,能否發揮出應有的監管職能明顯存疑。
社會組織需要具備足夠專業實力,才能承擔起市場監管職能。武漢市一家商會組織介紹,針對豆制品小作坊臟亂差問題,政府曾委托當地豆制品商會來調研整治市場環境。商會組織只能通過商會約定來對會員單位規范管理,但大部分豆制品企業、作坊,連豆制品商會會員成員都不是。“一個覆蓋面非常有限的商會組織,要承擔起全市整個豆制品市場的管理,從何談起?”
要管好相關行業領域,社會組織“打鐵還需自身硬”。不少企業反映,一些行業協會類社會組織,服務能力有限,卻利用資質鑒定、檢驗檢測等行業壟斷職能大肆斂財。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投融資中心主任尹斌說,企業反映參加的行業協會、學會、研究會、商會等社團組織數量普遍都有5至10家,多的甚至高達二三十家,每年每家協會會費少則1000至2000元,多的達數萬元,其中很多協會收費多服務少,甚至是不服務。光收錢沒服務的協會,無法讓企業信服,怎么來發揮規范、凈化市場的作用?
“完善的社會組織,是實現大市場、小政府的前提條件。”湖北襄陽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魯大全認為,目前需要做的,一方面是降低社會組織成立門檻,打破行業壟斷,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產生一批覆蓋面廣、運行規范、有公信力的社會組織;另一方面在針對社會組織的法規、監管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對違規、違法的社會組織加以懲處,“這樣政府下放的管理職能,社會組織才能接得穩、用得好、管得住”。
簡政放權,放管缺一不可。不少業內專家和基層干部表示,邁過管理體系、基層配置、社會組織三道坎之外,還得繼續增強各方依法履職能力,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效能,更加寬松地放,更加科學地管,讓市場與社會實現“活而有序”。(記者李勁峰、關桂峰、袁汝婷、周琳、凌軍輝、毛海峰)(完)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簡政放權 放管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