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天安門石板路連夜灌縫延壽 九成老磚已經服役57年
昨天凌晨,北京市養護集團市政工程一處的工程人員在人民大會堂西側、南側道路進行瀝青攤鋪養護施工,所有工程預計7月31日全部完工。本報記者 方非攝
昨天零時,十來位穿著橘色反光背心的路政人沿著長安街,一溜兒小跑地碼放錐桶。吊車、叉車等四五輛工程車有序入場,等待為天安門石板路延壽美顏。
夜色深沉,華燈的光灑在天安門廣場邊的石板路上,柔和靜謐。沒有了車水馬龍,可以有機會仔細看看這條鋪設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國道”:在日復一日大流量的交通重壓下,排成“人字形”的長方形條磚表面變得粗糙了,有些區域的石板高低不平,車開上去咯噔咯噔的響。還有一些石板邊角已經缺失,有些石板的間縫粘合劑已經磨沒了。
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給出的統計數據顯示:這條路東西長約400米,南北寬約80米,一共有6萬多塊石板。與普通的路面磚相比,這里的每塊石板都是“巨無霸”——長1米、寬0.5米、厚0.3米,重達700斤。目前,有215塊石板存在破損、松動,部分需要更換,3.8萬延米的石縫兒需要重新灌漿。
零時15分,破碎炮換上了鋼“鼻”,比成人的胳膊還粗,對準一塊標記著白色十字的石板,轟隆隆地啟動了。白煙隨之而起,幾位路政人卻絲毫沒有避讓,而是圍站成一圈兒,手里拿著掃帚、鏟子等工具,時不時指揮兩句。
北京市養護集團市政工程一處項目經理趙明說:“這條路自從鋪好至今,幾乎每天都有人巡視,隨時發現問題及時修補。尤其是最近幾年,每年都會對磚石進行養護,盡量原汁原味地保存老路老石板。萬不得已需要替換新磚,也保證都是‘同鄉’,生產地都是山東萊州。”
每一次修路都像是“繡花”。一片區域出現磚板高差,只能破碎一塊“病情”最嚴重的,然后通過其他辦法調整周邊的石板。所以幾乎每一次操作都需要小心翼翼。如此精雕細琢的養護是老傳統,所以目前這條路上9成以上的磚石還是老磚,服役已經超過半個世紀。
破碎一塊磚,大約需要半個小時。工作人員還要不時手工清理基坑。
這處施工地十來米外,停著一輛工程車,來自衡水的路政人李師傅和同事挑著一桶水走過去。這里相當于一個臨時實驗站,需要隨時調配修補石縫的粘合劑。“灌的漿非常容易干,所以需要隨用隨配。”李師傅說,“能到天安門修路,覺得特別光榮,夜里干活兒也不覺得困。”
李師傅的一些工友已經拿到了新配好的漿料,或蹲或跪忙活著。這一片工作區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只有最原始的工具:釬子、小平鏟兒。有些工人干脆用普通的小口礦泉水瓶裝漿。一位工人告訴記者:“磚縫兒只有1厘米,必須耐著性子一點點地弄。用小口瓶,這樣碰到修補面積較大的時候可以直接‘灌’。”
記者發現,每一位工人手里還有一個標配工具——抹布。原來,灌縫時,漿有時候會流散。為了保證路面干凈整潔,工人要隨補隨擦。值得一提的是,灌縫材料采用的是RG-G超流態灌漿料。這種材料具有防水、防滲、柔韌等特性,對延長石板路使用時間、提高道路舒適度方面作用明顯。
繞著“工地”轉了一圈,破碎炮稍事休息,吸盤機上陣。一塊石板穩穩地吊在距地面三五十厘米的高度。3名工作人員一點點地調整著新石板的位置,保證其可以嚴絲合縫地砌到空出來的基坑里。“坑里已經灌注了混凝土,最后還要灌縫兒。”趙明說,“還要用小型碾子軋平。這過程需要鋪皮墊兒,防止磨損磚面。”
北京城市道路管理養護中心介紹,天安門石板路的養護時間為每天零時至4時。一個晚上,數十名路政人、十多臺機械設備,只能“伺候”妥4至5塊新磚,整個工程預計在本月底完工。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天安門石板路 灌縫 老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