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嘲笑跟王林合影的人就“下流”了?
這兩天,某作家的一篇《跟王林合影的人不該被嘲笑》風傳網絡,也將“氣功大師”王林的話題推向另一個維度。他認為與王林合影的每個人,無論是官員、巨商還是明星,都沒有被嘲笑、污蔑的必要,所有去見王林的人,都是對生命本身有好奇的人。
這個關于“嘲笑”的話題引起嘲笑在意料之中。他舉的一些例子并不恰當,比如說有“高人”在酒席上能把陌生人電話隨口報出,這樣的朋友我也認識,他只是記憶力好且用心留意,誰若贊他有特異功能他準說你罵他。還有把孔夫子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和“敬鬼神而遠之”說成態度曖昧,估計研究孔子的人大搖其頭。
我無意對該文章進行批駁,但對文中一個觀點感興趣——“一個國家的智力底線,是社會的寬容能力和理性判斷力”,認為各階層互撕才是一個缺乏最基本科學常識的下流社會。
這個說法讓我想起一段歷史,想起了王林和他的前輩們,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特異功能熱、氣功熱。當時嚴新、張宏堡等“氣功大師”名動全國,享受信眾如云的榮耀時,無名之輩王林不過借他們春風,剛剛走出監獄。嚴新號稱用意念降雨撲滅大興安嶺火災,人們深信不疑。十年之后當思我,舉國欲狂欲語誰,回顧那段歷史,一個還處在發展饑渴與焦慮困境中的國家,對一群搞江湖騙術的氣功師頂禮膜拜,這也說明,智力底線不是寬容的問題,實為是否普遍具備科學常識的問題。
王林的江湖雜耍,與嚴新完全不是一個量級,他只是在封閉的院子里,把數量不大的官員、明星、商人欺哄得篤信,或只是哄得開心,再利用走江湖的技巧,搭建起一個政商朋友圈,成為其中的掮客,渾水摸魚謀得一些好處。當他的雜耍和朋友圈一旦被公開,立即破綻百出,成為公眾嘲笑的對象。
若論分量,張宏堡的“朋友圈”可比王林高多了,王林甫一公開就被識破,顯示了經過三十年的開放一個國家智力底線的進步,民眾的獨立判斷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王林這樣一個靠吹牛行走的江湖騙子,在大眾透視下還原滑稽的小丑,他和那些一臉虔誠地與他合影的人,一起在舞臺上接受嘲笑,這不正是觀眾的正常反應嗎?看衣冠楚楚的大人物出丑,難道不是喜劇的應有之義嗎?如果全場觀眾對著舞臺上可憐的弱勢群體哈哈大笑,那才是下流行為吧。
王林這樣的人物,在古今中外、歷朝歷代皆有,連闊如的《江湖叢談》里,講了算卦相面、挑方賣藥、雜技戲法、坑蒙拐騙等江湖流派,王林介于變戲法和坑蒙拐騙之間,這些江湖神棍,小人物行走市井江湖,大人物遨游官府富商,通過這些“欽差大臣”式騙子,可看到官場現形,能體會世間百態,也是一樂。
寫至結尾,想起《新京報》對王林的報道中一個片段。報道說王林在獄中喜歡吹牛,常因吹牛被揍得鼻青臉腫。一朝出獄,混跡江湖三十年,為高官搭橋,摟紅星細腰,與巨商稱兄道弟,真可謂貪了潑天富貴,可現在看,他真的把自己吹過的牛逼都變成了現實,這是個多么“勵志”的故事。
從王林的故事,可看穿某些世相,想不笑都難。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王林 嘲笑 合影 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