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教育部:社會考級不能作學生藝術特長測評依據
原標題:教育部:社會考級不能作學生藝術特長測評依據
記者昨天獲悉,教育部近日明確規定,社會藝術考級、藝術競賽等級名次證書等不能直接作為藝術特長測評的依據。
教育部近日印發《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試行)》等3個文件。其中明確,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指標體系由基礎指標、學業指標和發展指標三部分構成。基礎指標是中小學生在校內應參加的課程學習和課外活動;學業指標是中小學生通過校內學習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達到的目標;發展指標旨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學生藝術素質測評以分數呈現,“90分以上為優秀,75-89分為良好,60-74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教育部體衛藝司負責人解釋,評價體系中的“校外學習”,一不包括學生接受的家庭藝術教育,二不包括學生參加的社會藝術培訓機構或個體培訓者所組織的藝術培訓,僅指學生“參與社區、鄉村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的文藝演出和展覽等”實踐性、體驗性學習。
對于“藝術特長”,文件明確限定為“在學校現場測評中”展現出來的藝術特長,社會藝術考級、藝術競賽的等級名次證書不能直接作為藝術特長測評的依據。
藝術素質測評自今年開始試點實施。各省(區、市)將推薦1-2個地市或2-5個縣市作為實驗區。
追問1為何不將社會考級、藝術競賽作為直接依據?
不將藝術教育推向純技能培養
問:為什么不將社會考級、藝術競賽作為藝術特長測評的直接依據?一些學生參加的社會藝術特長班培訓,算不算“校外學習”?
教育部體衛藝司負責人:目前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藝術考級,這讓許多專家學者十分擔憂,一是認為功利化傾向嚴重,以營利為目的;二是認為將藝術教育推向純粹的技能培養,扼殺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規定的初衷是想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少參加這些培訓,但效果如何還要看落實后的情況。
追問2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有何用?
納入初高中綜合素質評價
問:學生的藝術素質測評結果將起到什么作用?
教育部體衛藝司負責人:學校要如實記錄每名學生的藝術素質測評結果,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測評結果將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內容,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正是“小升初”、中考等升學考試的重要參考依據。
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的依據是學生的寫實記錄、成績評定,同時參考教師評語、學生互評、自我評價等。
>>北京現狀
北京特長生考查實行零門檻
目前,很多學生學習藝術特長,主要是希望通過等級證書作為升名校的敲門磚。因此,很多學者認為考級將藝術教育推向了純粹的技能培養。今年為實現特長生報考的“機會均等”,特長生招生降低了門檻,原則上所有學生都可參與報名。市教委要求,各區縣要制定相關標準,統一組織特長生入學工作,并對錄取的特長生進行審核。“嚴禁在初中入學工作中組織任何形式的文化課考試,嚴禁將各種競賽成績、獎勵證書作為報名及入學的依據”,要求特長生考查“零門檻”,并向傳統文化傾斜。
在海淀區的小升初藝術特長生招生中,相比往年增加了戲劇、剪紙、面人、傳統花鳥畫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在海淀區的特長生報名中,報名需要提供學生個人簡歷、特長生推薦表、特長生登記表、海淀區小學生素質發展報告書、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手冊等內容。審核合格后,老師就會發放考查證。學生可憑考查證到學校參加考試。
學生們反映,自從招生向書法等傳統文化傾斜,一些書法培訓班也出現了一席難求的情況。
市級藝術比賽含金量將更高
記者從北京市石景山區少年宮了解到,隨著等級證書和社會藝術競賽不再作為藝術特長生的認證標準,招生學校的普遍“門檻”就是教委組織的藝術比賽成績。這也使藝術節比賽的含金量提高。
一位民樂團負責老師介紹,過去很多學生通過在校外學習樂器、舞蹈等進行考級,以獲得參加名校招生的初試資格。即便進入少年宮樂團,老師也要先看等級證書,再考核現場演奏。他表示,北京學校普遍認可的是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協等六七家機構的等級證書,“如果沒有九級、十級的水平,樂團都不帶你玩兒”。
這位老師介紹,過去樂團學生中有超過四成的學生通過藝術特長跨區進入優質中學。今年北京限制了學生跨區擇校,很多學生留在了本區。
盡管藝術考級無助于認證“藝術特長生”,但北京市仍承認教委辦的藝術節比賽成績,因此少年宮的學生具有一定優勢。他也表示,很多樂團的學生已確定走藝術特長道路,還有的在課余時間請專人指導,“這部分學生都不會受到影響”。(記者張曉鴿郭瑩)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社會考級 藝術特長 測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