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座談會選八省進京應有深意 “三招”促地方贏取先機
原標題:座談會選八省進京應有深意 李克強“三招”促地方贏取先機
為何點名河北、內蒙古、遼寧、江蘇、河南、廣東、四川、陜西等八省(區)進京匯報,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省份來開會,既能了解全局,又提高了效率。通過座談會,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為下一步出臺有針對性的舉措做準備。
7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并作重要講話。
李克強指出,當前地方經濟發展走勢分化,越是改革步子大、結構調整起步早,越能贏得主動和先機。要時刻繃緊發展這根弦,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鼓勵地方對接國家戰略、發揮各自優勢,競相迸發活力。
記者注意到,座談會上,河北、內蒙古、遼寧、江蘇、河南、廣東、四川、陜西等八省省長(主席)匯報了上半年本省(區)經濟走勢,提出了下一步建議。
對于為何點名這八省進京匯報,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省份來開會,既能了解全局,又提高了效率。通過座談會,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為下一步出臺有針對性的舉措做準備。
工業能源重化省需加快突破經濟下行壓力
座談會上,李克強說,今年以來,特別是二季度以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我國經濟運行緩中趨穩,處于合理區間,許多指標出現回升勢頭,經濟發展的活力動力增強,有效提振了各方面的信心。但也要看到,經濟回穩的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尤其是世界經濟復蘇變數增多,各種挑戰和風險對我國的影響不可忽視。促進經濟穩定向好仍要付出很大努力。
在多位經濟學者看來,這8個省份很有代表性,代表了不同的產業結構、不同的經濟發展類型。此外這些省份在各個大區也都很有代表性。
記者梳理發現,八省之中的遼寧、內蒙古、陜西都代表了工業和能源的重化省份。在工業增速持續放緩、能源價格下行的情況下,經濟下行壓力大,穩增長需要突破挑戰。
從數據上看,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國倒數的東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放緩問題仍待突破。這其中,遼寧省一季度GDP增速僅1.9%,排名全國倒數第一。
遼寧某地發改委一位官員告訴記者,包括遼寧在內,很多東北老工業基地都是上個世紀50年代建的,它的設備、產品和效率都已經不適應當代經濟發展需要,所以東北經濟發展相當對南方滯后很多。與此同時,產業機構不太合理,重工業多、輕工業少,導致東北就業不足,人口流向南方。
另外兩個能源省份內蒙古和陜西也遭遇了今年能源價格下行的影響。以陜西為例,陜西省政府參事、陜西社科院區域發展咨詢中心主任張寶通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去年陜西增速達9.7%,位居全國前列,但今年一下子下降到6.9%,下滑速度非常快,這是因為今年在宏觀經濟進一步下行的情況下,陜西的煤炭經濟和石油化工也受到了很大的沖擊。
在張寶通個人看來,召集陜西、內蒙古、遼寧這幾個增速放緩明顯的能源和工業重化省份來,就是為了聽取了解情況,然后才能出臺一些針對性的應對舉措。
東部沿海省要繼續改革闖出經濟”加速度“
相比之下,東南沿海的廣東和江蘇這兩個全國經濟總量第一和第二的經濟大省則代表了東部沿海地區的改革新形勢。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由于經濟基數較大、外貿出口受阻、以及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等原因,中國各省份的經濟增速呈現“西高東低”的狀況,沿海大省位列中下游一直是過去幾年的普遍現象。不過今年這一格局發生了明顯變化:沿海外向型經濟大省如廣東、浙江等,都不再位列下游,而是紛紛搶進中上游。
比如,去年一季度廣東GDP增速比全國低0.2個百分點,在全國位列全國第23位,今年一季度廣東增速雖然仍是7.2%,但這一增速比全國高出0.2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第17位。
另外一個外向型大省江蘇一季度增速達8.4%,雖然比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但增速仍高居全國第9。專家指出,廣東、江浙等沿海大省產業結構比較豐富,也比較容易適應新常態下的結構調整,這些地區產業的內源性比較強,受宏觀經濟下行的沖擊也比較小。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廣東既有高度外向型的經濟,也有內生型經濟如依靠科技創新、品牌升級的部分,廣東的市場發育程度是全國最好的,經濟非常具有代表性。
但為了進一步應對外貿出口的壓力,彭澎建議,廣東、江蘇這兩個沿海大省屬于轉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比較早的省份,在產業結構調整以后怎么面對新的出口形勢,比如廣東的很多加工貿易部分轉移到東南亞去了,產品結構如何調整和升級才能更加適應市場需要等問題,都需要好好考量。
中西部內陸省要加強結構調整走出新路子
四川和河南這兩個中西部人口和經濟大省則代表了中西部加快調整的新路子。
近年來,這兩個省份承接東部沿海的產業轉移如電子信息產業等比較多,相比沿海,這些省份的外貿出口正在經歷逆勢增長,如何加快發展成為下一步關注的焦點。
彭澎說,四川和河南近年來都承接了富士康的項目落地,像成都近年來的高新技術產業也十分厲害。這些地方更加接近高校資源,科研力量煥發出來的潛力不比沿海差,但勞動力成本比沿海低不少。因此這些地方是中國產業階梯式發展、產業轉移過程中新一輪的增長點。
“這些地方不僅可以利用科研實力和勞動力資源,而且由于靠近內陸市場,面向歐亞大陸橋,因此也可以據此做一些相應的結構調整。”彭澎分析。
至于重工業省份河北,去年以來河北為了治理霧霾和環境污染,主動縮減了部分重工業產能,經濟增速也受到影響一定的影響。今年一季度該省經濟增速僅6.2%,連續2年低速開局,但在環境治理上取得了突出成效,是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約束新探索的省份代表。
丁長發分析,河北除了配合北京治理環境外,更為重要的是在京津冀一體化中,河北是其中的核心和重點,未來河北要承接北京和天津的部分產能,在京津的城市功能得到優化的同時,河北的產業結構也能得到轉型和升級。
李克強明確要出“硬招”、“實招”、“新招”
對于地方經濟走勢分化的態勢,李克強在會上提出了“三大招”。
一要多出深化改革開放的“硬招”。敢為人先,創新體制機制,打通政策阻點,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抓住“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機遇,推動裝備“走出去”,在更高水平的開放中實現產業升級,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二要多出針對性強的“實招”。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特別是要增加中西部地區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既定項目要馬上開工,已有資金要盡快到位,項目儲備要超前謀劃。這既拉動當前增長,又促進可持續發展。
三要多出提升發展能力的“新招”。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圍繞企業和群眾需要,提升服務業水平,發展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新舊動力加快轉換,努力使下半年我國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繼續保持向好勢頭。
彭澎對記者表示,目前經濟下行壓力仍比較大,在外貿出口空間飽和和消費增長較慢的情況下,擴大投資仍然是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支撐,地方在“硬招”、“實招”、“新招”上要找準方向、加快落實。
比如,中西部的基礎設施短板仍十分明顯,公共產品供給明顯不足,而這也正是目前擴大有效投資的一個很好的方向。
“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沒有問題,但前提必須是有效投資、有龐大需求的投資”,彭澎說,投資有很多方向,但當前還是要投向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滿足社會民生需求的領域,這應該就是所提到的方向。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李克強 經濟形勢座談會 八省進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