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戰理論 統戰理論
發揮高校在培養黨外代表人士中的基地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黨外代表人士工作的重點是科學使用、發揮作用,關鍵是加強培養、提高素質。高校作為培養黨外代表人士的基地,肩負重要責任,要增強大局意識,切實發揮好作用,努力形成優秀黨外代表人士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
一、 充分認識高校在培養黨外代表人士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
高校是全社會的思想、文化和人才高地,高校黨外知識分子是黨外代表人士的重要源頭,高校黨外代表人士培養在整個統一戰線工作中具有長期性戰略性基礎性意義。清華大學在黨外代表人士培養方面有著優良傳統,各時期都涌現出一大批杰出黨外人士。目前,除臺盟外,其他民主黨派都在清華大學建立了基層組織,有兩院院士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長江學者47人,他們學術造詣深,社會影響大,不少已成為政治堅定、業績突出、群眾認可的黨外代表人士。
二、 持續探索高校培養黨外代表人士的有效途徑
清華大學按照“使用一批、備選一批、培養一批”的思路,扎實做好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培養工作。一是多層面加強思想政治引導。針對高校黨外知識分子結構復雜、思想多元活躍等特點,注重提高黨外代表人士思想政治素質,舉辦大學精神與文化研討班,提升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幫助他們堅定理想信念,鼓勵他們正面發聲,在潛移默化中凝聚共識、傳播正能量。健全校系兩級聯誼交友制度,通過聽意見、解難題、談心交心,密切同黨外知識分子特別是學術造詣高、社會影響大的知識分子的聯系,注重正面教育,善于開展批評,不斷增進思想共識,提高政治把握能力。二是多渠道增強參政議政本領。學校每年舉辦專題研習班和考察實踐活動,每季度舉辦中青年黨外人士沙龍,鼓勵他們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學校建設獻計出力。重要工作、重大改革措施出臺前,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制定實施意見建議回復辦法,激發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和參與學校工作的積極性。對代表人士中的拔尖人才給予特別關心、特殊支持,量身定制培養方案,通過“體驗式”教育和“菜單式”學習,提高他們的參政議政能力。三是多崗位提高組織協調能力。學校著眼全面提高黨外代表人士綜合素質,有針對性地安排他們進入學校與院系班子、到校外任職鍛煉,幫助一部分人從專業技術人才轉型為復合領導人才。近年來,無黨派代表人士袁駟擔任副校長、施一公擔任校長助理,民盟中央副主席王光謙到對口支援的青海大學任校長,程京、白重恩、孟安明等7人參加北京市高層次人士掛職。還推薦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52人,19人擔任民主黨派中央委員。通過實踐鍛煉,豐富了黨外代表人士經歷閱歷,幫助他們砥礪品格、增長才干,特別是補齊了行政經驗和能力不足的短板。同時,多方位廣泛發現選拔,以人大、政協換屆為契機,不斷補充更新黨外代表人士數據庫;分管校領導帶隊走訪院系,逐個梳理后備人選,健全在任、后備、青年三級梯隊,跟蹤院士、長江學者、千人計劃等中的黨外人士,通過院系單位、民主黨派、個人等多種途徑,及時發現和培養儲備人才。
三、 積極創造條件支持黨外代表人士充分發揮作用
學校黨委助力黨外代表人士立足優勢,在多領域發揮自身專長和優勢作用,產生了良好效應。一是緊抓“鳳頭”,做好拔尖人才的培養工作,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重點推介,將優秀人才推薦到更大舞臺,更大限度發揮潛力。三是長期培養,黨外代表人士培養是長期性系統性工程,要堅持不懈。
會議和《條例》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把加強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放在一個非常突出的位置,特別是對發揮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國有企業的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深受鼓舞,也深感肩上的負責重大。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針對黨外代表人士培養中的重點難點,扎實抓好以下工作:一要筑牢隊伍基礎,學校黨委要制定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有計劃地選擇一批有潛力的優秀青年骨干留在黨外培養;二要凝聚工作合力,建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充分調動院系黨委的積極性,統籌協調黨外代表人士培養工作;三要創新工作方式,統籌宣傳、信息等多方資源,建設“清華統一戰線”新媒體平臺,加強線上聯系、線下溝通,切實發揮好高校培養黨外代表人士的基地作用。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清華大學黨委 高校 黨外代表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