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馬英九的七年政績和歷史地位

2015年05月23日 09:09 | 作者:高楊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沒有了過去的隆重與奢華,雖然高堂滿座,但昔日的“故舊老臣”卻有很多人已經選擇了離開。面對廣大到場的好朋友,在臺灣地區領導人位置上做了7年的馬英九言語間還是透露出一絲的孤獨與倔強。

  ■7年政績其實并不弱

  從最初高達60%左右的支持率,到一路下滑為8%,再到近期又回到20%左右,在一些臺灣人眼里,馬英九的7年“執政”一無是處。

  而且這樣的評價,不僅僅是綠營政治人物和選民們,更包括藍營人士。

  縱觀時下的臺灣,對馬英九的評價,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說他“親中賣臺”,這自然是民進黨和“臺獨”人士的看法;二是說他在替官僚資本階層“執政”,而忽略了中小企業和基層民眾的利益,這主要也是綠營人士的看法,藍營也有少數人這么說;三是說馬英九性格剛愎自用,心胸狹窄,缺乏團結全黨精神,這樣的評價主要在藍營內部。

  不過,對馬英九7年“執政”路是非曲直的評判,島內很多觀察人士卻又有另外一些認識——關注島內各階層利益,做了很多過去民進黨政權所做不了、未來民進黨上臺也未必能做的事。之所以馬英九不被大家認可,主因是臺灣政治亂象和民主亂象綜合作用的結果,他是現代臺灣政治亂象的犧牲品。

  首先,對于馬英九“親中賣臺”的指控,臺灣多位政治觀察家表示,雖然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但始終強調“兩岸政治對等、臺灣優先”的原則。這一點無論是兩岸經濟貿易談判,還是兩岸政府間打破60多年由大陸國臺辦和臺灣陸委會直接建立溝通平臺,兩岸間始終堅持對等談判,就連去年2月,時任臺灣當局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見面稱呼都是“王主委”和“張主任”。因此,說馬英九“親中賣臺”,在很多島內政治觀察家看來,完全是不顧事實的指控。

  其二,說馬英九在替官僚資本家“執政”,完全不顧中小企業、底層民眾利益。“這完全是民進黨和臺灣一些政治人物的政治操弄。”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認為,馬英九上臺以來,盡管有時候給大家感覺好像與民眾呼聲脫節,事實上,他做的大多數事情,恰恰就是為了更多普通民眾獲益。

  張亞中說,其實綠營都說馬英九當局“執政”多為黑箱操作,為大企業“執政”,但最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為了明年大選,頻頻拜訪臺灣大企業,幾乎全島大企業都走了個遍。那是不是也可以這么理解——蔡英文的行為預示著她將來一旦“執政”,是在替這些大企業“執政”呢?

  張亞中說,其實作為臺灣當局領導人,關注大企業是馬英九的責任,因為這些大企業不僅是臺灣財政的主要來源,也是臺灣就業崗位的提供者,政府當然有義務了解這些企業的經營狀況,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與為大企業“執政”完全是兩碼事,而且關注大企業同時,馬當局也一直在為中小企業的促進方面動作頻頻。兩岸簽署的服貿協議其實就是為中小企業奠定的基礎,但臺灣一些人把這件事給扭曲了。

  對于馬英九“執政”7年所做的事,臺灣主流民意同樣也給予了認可。比如說馬英九一上任就遇到了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危機。世界上除了中國大陸當時以“4萬億”決策、力挽危機帶來的狂瀾外,包括歐美等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這次危機中都受到沉重打擊。

  而臺灣當局,則在此背景下做出一系列危機處理。先是臺灣“中央銀行”連續7次降息,接著又推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并迅速宣布銀行存款全額保障。因此,使得那次危機下的臺灣沒有發生擠兌,更沒有一家銀行倒閉。

  另外,馬英九當局還在2009年1月為臺灣所有人每人派發3600元新臺幣的消費券。這項措施,被臺媒稱為當時是全球唯一“好事”,每人3600元在短時間之內重振了臺灣民眾與廠商的信心,不僅讓民眾受到實惠,更增強應對危機的信心。一系列決策讓臺灣經濟從2009年底開始復蘇,2010年,臺灣創造了經濟增長率10.63%的好成績,這是臺灣24年來最高,增速位居世界經濟體第4。

  在國民黨前中常委邱毅看來,馬英九“執政”的確有很多不足,但就其在對臺灣民生問題解決和推動等方面,馬英九還算是自李登輝以來的幾屆領導人中最好的一位。

  據邱毅介紹,為了擴大大學生就業,促進企業在產學研如何對接方面,馬英九支持大學生一邊讀書一邊在企業工作的“產學訓計劃”。在馬英九看來,學生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可以讓學歷、經歷,一次到手,學以致用,提早在職場發展。為了支持這個計劃,馬英九當局推出“三業四化”的青年人才培育深耕方案。據臺灣有關部門統計,從2009年到2015年,“三業四化”青年人才培育深耕方案共計培訓超過26萬人,參加這項計劃的青年,就業率都超過八成。

  為了讓立業之后想要成家、生小孩的年輕人無后顧之憂,馬英九上任后,還出臺了由政府提供青年住宅政策、育嬰及幼托政策,全臺灣有31萬人受惠;臺當局推出的“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和“購屋優惠貸款”,一共協助26萬戶家庭減輕居住負擔。為改革臺灣的農業,讓耕地變大、讓年輕人回到農村,馬英九推動了“小地主大佃農”政策,讓年長的農民,把土地租給愿意耕種的年輕人,不但老農可以拿租金退休,也能為農業注入新的活力。這個政策推動7年來,3萬多老農小地主,將農地出租給1600多位大佃農。每人經營面積是國內農戶平均的8倍,大大提高經營效率。

  此外,“臺商回流”計劃也在提高就業率的同時,讓臺灣GDP有了較大增長。對于中小企業方面,馬英九當局也出臺多個政策,從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其發展……

  其實,細數馬英九7年“執政”之路還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但由于島內特殊的政治環境,馬英九所有政績也都被一抹涂黑,成為政黨惡斗的犧牲品。

  ■堅持“九二共識”奠定馬英九歷史地位

  觀察本次馬英九就職7周年演講,臺灣很多學者都有一種共同感知——馬英九似乎在為“后馬時代”和“馬后時代”留政治“遺言”。

  臺灣政治大學一位長期與本報有聯系的政治評論員認為,馬英九長達數千字的講話稿,其中談兩岸關系的只有短短三小段,更多的是講自己“執政”以來為臺灣發展的所做所思,但如果大家細致想想,雖然著墨兩岸關系不多,但結合其前幾天多次講話和近期以來的講話,一再強調“九二共識”的重要性,而且還強調,不管將來是誰“執政”都不能放棄“九二共識”,更不能背離“九二共識”,“馬英九認為,臺灣社會,對‘九二共識’相離則傷、相反則蕩。”

  馬英九還用臺灣在世界衛生組織、民航組織活動強調,這是和平的兩岸關系所起的作用,“因為堅持了‘九二共識’,全球才會給臺灣居民的免簽、落地簽或簽證便利的國家與地區,2000年是54個,2008年還是54個,從我2008年上任到現在,已經擴大到142個,增加了88個,現在臺灣民眾出境常去的地方更有98%不需要簽證。”

  上述臺灣政治大學這位政治評論員指出,再回到馬英九就職7周年演說稿中,雖然全篇多說他執政理念與政績,但都在最關鍵處指出“這些成績的取得都與和平發展的兩岸關系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馬英九這次演講依舊用具體事例,用具體成績來強調堅持“九二共識”對臺灣的重要性。

  “事實也如此,沒有‘九二共識’這個基礎,兩岸就沒有兩會協商平臺,也不可能簽訂21項協議。”張亞中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兩岸簽署了ECFA,臺灣就不可能有現在和新西蘭、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沒有兩岸和平穩定,去年到臺旅客也不可能達到接近1000萬人,創造超過4000億元新臺幣的外匯收入。

  因此,僅從以上馬英九“執政”7年取得的成就看,臺灣輿論肯定馬英九雖然沒有得到臺灣民眾普遍認同,但堅持“九二共識”為其歷史定位奠定了基礎。

  ■輿論希望馬英九用最后一年“執政期”為兩岸多做一些事

  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史上,2008年作為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因為這一年,島內實現政黨輪替,馬英九作為國民黨主席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不久,兩岸再次啟動停滯多年的兩岸兩會——這個自上世紀90年代就被兩岸政府授權的磋商平臺。6年多時間以來,兩會完成21項協議的簽署和達成2項共識。

  凡是關注和研究兩岸關系的人都知道,在馬英九第一個任期內,兩岸關系發展勢頭一直良好。正因為此,兩岸很多人士對馬英九“執政期”兩岸走向和平統一抱有很高期待。而且就在第一任期最后一年,馬英九還主動提出將與大陸簽署和平協議。

  然而,隨著2012年馬英九第二任期開始,兩岸關系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兩岸協商減緩,分歧不斷增多。尤其是馬英九一改第一任期后半期對兩岸關系邁向政治談判階段態度,由原先“先經后政”原則,開始走向“只經不政”,不僅避談和平協議,甚至少談“九二共識”一詞,而在馬英九嘴里,兩岸民眾根本聽不到反對“臺獨”。

  去年三四月間,在臺灣發生的“太陽花運動”,打亂了兩岸進一步交流協商的步伐,六七月間,隨著“張顯耀案”的爆發,兩岸關系走入低點,而10月10日,馬英九在“雙十節”公開就發生在香港的非法“占中”事件對大陸社會制度和領導人說三道四,讓兩岸民眾覺得,馬英九當局領導下的兩岸關系滑入冰點。

  但今年以來,由于島內政局發生細微變化,馬英九重新高調強調“九二共識”,強調兩岸和平對臺灣發展的重要性。尤其“習朱會”國共兩黨夯實“九二共識”政治基礎,馬英九表態積極,并表態未來一年將繼續沿這個共識為兩岸做更多的事情。

  臺灣多位藍營人士表示,樂見馬英九用最后一年時間,為過去兩年兩岸關系出現的停擺多做有益的事情,為自己的歷史定位祛“斑”。

 

 

編輯:水靈

關鍵詞:馬英九 七年政績 歷史地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