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三兄弟為逝去的父母拍紀錄片 耗時8年多行程數千里

2015年04月16日 14:01 | 作者:路文兵 | 來源:鄭州晚報
分享到: 

  原標題:三兄弟為逝去的父母拍紀錄片 耗時8年多行程數千里

1

申氏三兄弟設計的紀錄片海報

 

  河南新鄉三兄弟為逝去的父母拍紀錄片,耗時8年多

  跋涉數千里,為了體驗父親工作的艱辛

  不惜到父親工作過的廠里干1年勞力

  核心提示:在母親逝世10周年那天,新鄉的申長云、申長明、申長久三兄弟沒有選擇請戲班子、放鞭炮的傳統形式,而是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在父母生前居住的家屬院播放他們拍攝的紀錄片《不能忘懷的愛》,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緬懷和對家庭的感悟。

  為了拍這部紀錄片,兄弟三人整整耗時8年,跋涉數千里,花費數萬元,拍了1000多個小時的視頻素材。他們5赴山西山區,追尋母親的蹤跡;他們與老鄰居聊起往事抱頭痛哭;他們甚至到父親工作過的廠里干1年苦力,來體驗父親當年的工作環境。

  緣起 “這么辛苦,就是為了把父母留住”

  “家就是有親人和親情的地方,家是生活的起點也是生活的終點。我的父親母親,就是我家的蒼穹。”

  4月14日上午,在新鄉市一家影像工作室內,申長云、申長明、申長久三兄弟再次重溫了他們拍攝整理的一部紀念過世父母的紀錄片——《不能忘懷的愛》。

  雖然這部片子他們已經看了無數次,但每次結束的時候,三個年逾不惑的男人還是會動容落淚。“每次在片子里看到他們的音容笑貌,總覺得他們還陪在我們身邊。”申長明說。

  三兄弟的父親申連成,生前是新鄉磚瓦廠的工人,曾被評為市勞模,還當選過河南省人大代表,于1994年逝世;母親李文英也去世10年整了。

  “我的父親母親基本上不識字,但我們的父親一直教育我們‘克勤克儉、無私奉獻’,而母親對家庭的付出,則讓我們兄弟姐妹懂得了家的含義。”說起拍這部紀錄片的緣由,申長明說,母親過世后,他們兄弟姊妹5人一直在商量,用什么方式來紀念雙親,把他們的責任和愛在這個家傳承下去。

  “傳統的放鞭炮、唱大戲、鼓吹手,我們也考慮過,但總覺得缺了點什么。直到我們無意間看到《山有多高》這部紀錄片,激發了我們拍紀錄片紀念父母的靈感。”大哥申長云說。

  《山有多高》是一位臺灣導演為紀念父愛而拍攝的一部紀錄片,獲得過第3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兄弟仨湊一起看完后被紀錄片里的情懷感動了,他們決定為自己的父母拍一部屬于自己家庭的紀錄片。

  申氏三兄弟都是攝影愛好者,三人在新鄉市區合伙開了一家影像工作室,平時主要承接婚慶等視頻拍攝業務,拍紀錄片這種“高大上”的東西,還是頭一回。為此,他們特地找來拍紀錄片的專業人士幫忙。

  “聽他們仨一說,我覺得挺感動的。在新鄉甚至整個河南,還沒聽說有人用紀錄片的形式來紀念父母的,他們拍的可以說是一部家族影像史,在某種程度上其實也是新鄉部分歷史的一個縮影。”幫申氏三兄弟拍片的“紀錄片達人”劉思偉告訴鄭州晚報記者。

  “第一次拍紀錄片很辛苦,這么辛苦,就是為了把父母留住。”申長明說。

  拍攝 耗時8年,行程數千里,拍攝1000多小時

  “八千里路云和月。”提起紀錄片拍攝的漫漫8年,申長久這么形容。

  雖然家里的攝像機里之前有不少父母親歡慶過節的視頻素材,但對一部紀錄片來說,還遠遠不夠。

  8年里,他們跋涉了數千里路,花費了數萬元,拍下了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

  “要拍母親,肯定要去山西那邊找我姨他們。”申長明說,1942年鬧饑荒的時候,姥姥籮筐里挑著舅舅和小姨逃荒到山西,母親李文英則因為腳傷而留在河南。母親與兄妹雖然相隔兩地,但依然親如一家。

  小姨家在山西山區,山路崎嶇路難行,經常走錯路。有回他們的車壞在半路,三兄弟推著車在山里走了半天才找著修車的地方。“還有一次山西大雪,我們的車鉆進雪堆里門都打不開了,我們仨只好從天窗里爬出來。”回憶起拍片子的艱難,三人如今當成笑話來講。

  “每次費盡艱辛來到姨家,吃著姨給下的餃子,就想起了我們的母親。這8年來,我們去山西就跑了五六趟,行程有幾千公里。”申長云說。

  2011年,是父親工作過的磚瓦廠倒閉前的最后一年。為了更好地拍攝父親在磚瓦廠的素材,大哥申長云特意申請調回磚瓦廠,親自到廠里干了一年勞力,拉父親拉過的大車,泡父親泡過的澡堂,體驗父親當年的工作。 “十幾趟磚瓦廠跑下來,父親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更清晰也更高大了。”

  在拍攝過程中,有太多令三兄弟難忘的時刻。“與小姨以及當年的老鄰居張嬸、黃嬸聊起父母生前事跡的時候,說到動情處,大家抱頭哭作一團。”

  放映 和老鄰居一起再看父母音容笑貌

  2015年3月24日,對申氏三兄弟來說,是個大日子。這天既是他們母親的十周年祭日,也是他們的紀錄片第一次“公映”。

  那一天,申家三兄弟沒有請戲班子,也沒有放鞭炮,而是來到父母生活過的廠家屬院與父母當年的老同事、老鄰居一起觀看了這部紀錄片。

  “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我們剪出來26分鐘,主要圍繞著我們母親的一生來剪的。別看只有26分鐘,光是剪輯,我們花了260個小時都不止。”

  申長明說,畢竟是門外漢,第一次拍紀錄片缺乏經驗,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沒有做相應的檢索記錄。

  這就意味著,哪怕一個1秒鐘的鏡頭,他們也需要從浩如煙海的1000多小時的素材里慢慢挑選。

  “沒辦法,我們只能用笨辦法一點一點地找。那幾天,我一坐到電腦跟前就頭疼。差不多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剪出來第一版片子,大約有40分鐘。”申長明笑著說,“片子最終定稿前,他們開了6次研討會,先后把片子改了5版,精簡到26分鐘。”

  片子上映前,老三申長久還特意設計了一張海報,貼在老院里,“敬請磚瓦廠父老鄉親前來觀看”。海報上,當年磚瓦廠的煙囪高高豎立,“就像父母還在的那時候”。

  晚上7:30,夜幕落下,銀幕亮起,申家兄弟姐妹和院里的幾十位老人守在銀幕前。當銀幕上出現申連成、李文英的身影時,那些老同事、老鄰居想起舊事,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淚。“他們兄弟幾個給父母拍電影,多出息、多孝順。申家老兩口九泉之下也高興。”一位老人說。

  感受 拍紀錄片讓家人更親密

  8年時間,紀錄片里當年母親懷抱著的,光著肚兒的小孫子,如今已長成翩翩少年;8年時間,也讓三兄弟對父母的“責任與愛”的家庭觀念理解得更加透徹。

  申長明說,目前這部26分鐘的片子主要是祭奠母親逝世10周年而剪的。“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兄弟三人將剪一部一個多小時的關于整個家庭的紀錄片。”

  “父母雖然不在了,但因為拍這個片子,讓我們兄弟姐妹5家更親密了。我們兄弟姐妹達成一個共識:家,不能散,要經常在一起聚聚。”大哥申長云說。

  母親過世的10年里,每年誰家孩子過生日、成人禮,一大家16口人都會聚在一起慶祝。每年的清明、中元節以及父母的祭日,幾家都會一同前往。閑暇時間,他們還經常組團出去旅游,欒川大峽谷,蓬萊仙境,洛陽牡丹園……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母親當年與她的兄弟姐妹分離大半輩子,她格外看重一家人的團聚。拍這部紀錄片的8年來,讓我們兄弟姐妹懂得了家的真正意義。”大哥申長云說。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為逝去的父母拍紀錄片 耗時8年多 行程數千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