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聚焦
多方合力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通知》,要求拓寬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采訪高校、企業了解到,各方正在千方百計促對接、拓崗位、強指導。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系統把做好春季促就業作為春季學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任務,持續挖潛創新開拓更多市場化崗位,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全力促進2023屆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促對接:招聘活動密集舉辦
不久前舉辦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2023屆畢業生三校聯合雙選會上,活動還未開始,會場門前已有學生拿著簡歷開始排隊。
大博醫療趙丁儀表示,招聘會讓企業和學生能夠大規模地面對面交流,有效提高招聘效率,對企業來說非常有幫助。
北京交通大學就業與創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梁英表示,與以往相比,春季學期以來,學校更多地和用人單位進行了線下的見面交流和招聘活動,促進了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面對面直接交流。
根據教育部數據,春季學期以來,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組織開展春季線下大型招聘活動累計13萬場,參會企業155萬余家,提供崗位信息超過3000萬個。
不久前,“職面未來,躍動青春——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才博覽會”舉行,來自全國的600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招聘人數超過3.5萬人。學校不僅在現場設計了一站式“求職補給站”,還配置了25名“就業推薦官”,將畢業生簡歷主動推薦給用人單位,助推學生就業。
拓崗位:校企對接深挖資源
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根本要靠市場。一方面是創造條件主動邀請用人單位進校園,為畢業生求職提供便利,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和各大高校也在積極拓展就業渠道,發掘就業崗位,進一步提升人崗匹配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為了進一步拓寬學生就業渠道,學校校院兩級領導積極走訪企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走訪中海油氣電集團后,企業還進行了回訪,并達成了包括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專業實踐、就業招聘等多層次的深度合作協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范曉靜說。
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黨委書記劉東平也表示,交大在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等領域,有效地拓展就業崗位。“我校畢業生每年到軌道交通、建筑、航空航天、信息等重點領域就業比例超過65%。”梁英說。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育系統部署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行動,大力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為畢業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提供更多就業信息。據了解,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后,吉林省教育廳帶領省內28所高校赴廣東、浙江等地,走訪對接企業超過800家,拓展崗位10000余個。重慶市教委組織市內67所高校到湖北、湖南等地開展校企洽談對接,走訪用人單位300余家,共建就業實習實踐基地10個。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社會責任局局長李軍在不久前的國務院例行吹風會上也提到,為做好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國資委指導中智公司、國投人力公司兩家專門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的中央企業,組織開展“百家高校行”校園專場春季招聘會等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截至目前,共舉辦110余場線上線下雙選會,累計3.2萬余家用人單位參與,提供崗位70萬個。
強指導:聯合培養搭起“橋梁”
對于春季招聘整體情況,智聯招聘通過調研發現,2023屆求職畢業生對經濟及就業形勢有更清晰的認知。春招以來,畢業生求職積極性顯著增加,高學歷畢業生對求職緊迫性的認知更強。
如何提高學生求職能力,以及未來如何幫助學生培養更貼近市場需要的能力,從根本上促進學生就業水平提升也是教育系統關注的問題。
一方面,針對2023年春招,各方積極采取措施,指導學生加強求職能力。
“為幫助畢業生開啟職場第一步,提升求職本領,拓展求職視野,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持續推出系列‘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截至目前,平臺面向2023屆高校畢業生已制作播出《攜筆從戎 明日英雄》《畢業生求職準備進階策略》等30期公益直播課,累計觀看超1億人次。”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說。
另一方面,從更長遠的角度,需要加強高校與市場對接,幫助學生順利從校園走向職場。
北京中醫藥大學以“下基層—鑄丹心—為人民”為核心育人目標,選拔100位優秀碩士畢業生赴基層醫療機構進行1-2年臨床實踐,到一線鍛煉成長。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學生陳朗毅表示,學校組織的專業實踐讓他受益匪淺。“我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實習了近15個月,這段時間不僅讓我有機會接觸一線實際工作,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能力,更讓我對這個企業有了深度了解,最后也順利獲得了企業的留用機會。”
劉東平提到,為了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學校邀請了企業高管作為導師,參與到學生培養和成長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就業不僅是單純找個工作,更需要著重考慮學生未來進入行業后如何快速成長。我們與用人單位形成良性互動,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包括校企共建人才培養基地等聯合培養模式,逐漸摸索出一些比較有效的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趙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促進高校應屆生就業,一方面需要激發廣大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提高崗位吸引力,另一方面,對于學校教育與職場用工需求之間的差異,需要學校和企業共同努力。
“學校需要加強職業指導,將課程與培養方案貼近市場需求。而企業也應當轉變思路,更多地與學校進行深度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加強應屆生的培訓和指導,共同打通學校到職場的最后一公里。”趙忠說。(記者 袁小康)
編輯:魯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