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有牙齒”的環保法迎來首例大氣污染公益訴訟

2015年03月27日 09:34 | 作者:邢婷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原標題:“有牙齒”的環保法迎來首例大氣污染公益訴訟

 

  一場環保組織與污染企業的“角力”,正在山東德州上演。

  在歷經收到舉報、實地核查等環節后,3月19日,環保部主管的社團組織中華環保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環聯”)向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民事起訴狀,對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超標排放大氣污染物且拒不改正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并提出停止超標排放、索賠2820萬元、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道歉等五項訴訟請求。

  3月25日,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公告稱,該院已于3月24日受理該案。這意味著,自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實施以來,首例針對大氣污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正式進入司法程序。

  此案牽動公眾神經的,不僅僅是巨額索賠數目,還有面孔稍顯陌生的“環境公益訴訟”——后者作為新環保法的修改亮點被一再解讀:誰來提起訴訟,為何提起訴訟,訴訟能帶來什么?有專家認為,這一案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對公眾環境法治意識的一次啟蒙。

  涉案企業曾被環保部點名批評

  這家企業為何被起訴?

  據德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向中國青年報記者介紹,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共有三條浮法玻璃生產線,目前生產的是二號、三號線。其中,三號線的脫硫除塵設施已建成投運,二號線的脫硫除塵設施建成但運行不正常,但二者均未建設脫硝設施。同時,該公司還承擔著600戶居民和一個職工醫院的冬季供暖任務。

  媒體公開報道、中環聯收集的證據及德州市環保局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出示的相關材料均顯示,這家企業之前曾因長期排污行為,有過多次受罰經歷。

  APEC會議在北京召開前,環保部曾于2014年10月20日至25日,派出15個督查組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等6省(區、市)的24個重點地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落實情況,進行了第一階段督查。多個企業因排放超標等問題被點名批評,涉案企業亦在其列:“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玻璃窯2號線無治理設施,煙氣直排,3號線氮氧化物排放濃度超標。”

  2014年11月,山東省環保廳對包括被告在內的11家企業的嚴重環境違法問題進行立案處罰,被告因“超標排污”被處罰10萬元,其中一條生產線被“叫停”。

  同一時間,德州市分管環保、工業的兩位副市長共同約談了屬地政府(德城區人民政府)和該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要求區政府督促企業加快整改進度。德州市環保局跟蹤執法、印發通報,并先后4次對該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

  中環聯出示的證據顯示,在被環保主管部門多次處罰后,被告仍未進行整改,繼續超標向大氣排放污染物。

  今年3月20日,即中華環保聯合會向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訴狀1天后,德州市長楊宜新、副市長孫開連約談了德城區政府和被訴公司的主要負責人,提出4條整改措施,并要求盡快對企業進行搬遷改造,爭取明年7月投產。

  據德州市環保局上述負責人介紹,截至3月24日15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的關停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二號線玻璃水已于3月24日上午排放完畢,實現停產;三號線也預計近日完成停產。

  2820萬元賠償額是如何計算出的

  中環聯對此案的介入,源自德州當地居民的舉報。

  中環聯環境法律服務中心副主任兼督查訴訟部部長馬勇向中國青年報記者介紹,中環聯有面向全國的污染投訴通道,包括污染投訴網和投訴熱線電話。2014年年底,污染投訴網收到對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的投訴,反映其常年排放黃色氣體,“對周邊老百姓影響很大”,中環聯就安排專人前往調查核實,發現情況屬實。

  “今年,無論從法律規定還是司法解釋層面,環境公益訴訟已經沒有什么障礙了,我們決定以環境公益訴訟方式,來推動這件事情的解決。”馬勇說。

  被訴企業多次受罰,卻“屢教不改”。中環聯的起訴書里寫道:“被告這種無視國家環保和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長期違法持續超標排放污染物的行為,性質極其惡劣,后果極其嚴重,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還對一定范圍內居民的生命和健康權產生了巨大的危害,特別是對人體呼吸系統的損害是最嚴重的。”

  據此,中環聯提出五項訴訟請求:停止超標向大氣排放污染物,增設大氣污染防治設施;賠償因超標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損失2040萬元;賠償因拒不改正超標排放污染物行為造成的損失780萬元;在省級及以上媒體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本案訴訟、檢驗、鑒定、專家證人、律師及訴訟支出的費用由被告承擔。

  令公眾好奇的是,2820萬元的賠償數額如何計算得出?

  對此,馬勇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3條規定:“生態環境修復費用難以確定或者確定具體數額所需鑒定費用明顯過高的,人民法院可以結合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范圍和程度、生態環境的稀缺性、生態環境恢復的難易程度、防治污染設備的運行成本、被告因侵害行為所獲得的利益以及過錯程度等因素,并可以參考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意見、專家意見等,予以合理確定。”

  馬勇稱,以此法條為依據,加之該企業是以犧牲周邊環境、犧牲周邊居民的健康為代價賺取利潤,綜合各種運營成本、損失而計算得出2820萬,“這一索賠數額還是較高的”。中環聯在起訴書中稱,賠償款項將支付至地方政府財政專戶,用于德州市大氣污染的治理。

  環境公益訴訟或走入“常態化”

  對這起堪稱“首例”的公益訴訟,馬勇認為其意義首先在于探索:“過去,針對大氣污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很少,取證、鑒定評估操作起來都較難。”

  目前大氣污染形勢非常嚴峻,尤其華北地區霧霾頻發。馬勇稱,中環聯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大幅提高排污企業的違法成本。“案源、案件數量決定了環境公益訴訟不可能有很大的量,一年有十幾起或幾十起就非常多了,我們更注重的,是它本身的威懾和示范效應。”他說。

  “中環聯發起的此次環境公益訴訟更重要的價值在于,對公眾進行一次環境法治意識的重要啟蒙。”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周珂評價。

  作為環境公益訴訟的積極支持者,周珂表示,環境公益訴訟目前在我國仍是新生事物,公眾對其缺乏了解,這起案件可視為提高公眾環境法治意識和水平的一個“轉折點”。

  起訴僅5天后,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立案。興奮之余,馬勇坦言,這樣的進展在意料之中,“屬正常”。

  馬勇介紹,在新環保法實施前,由于對訴訟主體、類型沒有做細化,缺乏程序方面的相關規定,一些地方法院拒絕受理或延遲受理環境公益訴訟的情況,時有發生。而被譽為“史上最嚴”、“長牙齒”的新環保法,其效果正是在“可訴”中得到了體現。

  “隨著新環保法開始實施,最高人民法院專門出臺了關于環境公益訴訟的司法解釋,還專門成立了環境資源審判庭,綜合看,我認為目前環境公益訴訟步入了常態化階段。”馬勇表示。(記者 邢婷)

 

相關新聞:

 

執法人員吐槽新環保法:有了新“牙齒”也有了新尷尬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新環保法 首例 大氣污染公益訴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