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陜南避災移民搬遷的“溢出效應”
新華社西安3月27日電題:陜南避災移民搬遷的“溢出效應”
記者劉書云、薛天
4年前的一場大范圍持續降雨,給陜西南部山區群眾帶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也促使陜西省委省政府啟動涉及240萬人的大規模避災移民搬遷工程。記者近日深入陜南山區調查發現,這一工程產生明顯的“溢出效應”:不僅讓近百萬群眾遠離地質災害住得安全,還解決了這個連片貧困區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等一攬子問題,加快陜南地區城鎮化步伐。
“挪窮窩”:讓群眾住得安全
陜西南部的漢中、安康、商洛3市是南水北調工程的水源涵養區,也是災害易發區、連片貧困區,僅2010年“7·18”洪災就死亡失蹤300多人。為此,陜西省痛下決心,從2011年至2020年,對陜南地區深受自然災害威脅和貧困困擾的60萬戶、240萬人實施生態避災移民搬遷。
安康市漢濱區大竹園鎮七堰社區是陜南最早的移民搬遷安置點,2010年“7·18”特大暴雨引發的泥石流造成七堰村29人死亡或失蹤。村民陳道前告訴記者,他和愛人帶著大女兒長期在廣東順德打工,小女兒和父母留在家里。“過去住在山上,每到雨季都提心吊膽。前年政府補貼3萬元,我自己掏10多萬元,住到這140多平方米房子里。現外出打工再也不用操心家人的安全啦!”
在七堰社區記者看到,在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后,包括七堰村75戶受災群眾在內,住在滑坡地區的627戶群眾都在這里安了新家。
陜西省移民辦主任李永平告訴記者:“陜南地區28個縣區中有21個貧困縣。為解決搬遷資金難題,我們采取政府兜底、讓群眾少拿錢或不拿錢的辦法,按人均25平方米的標準為搬遷群眾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搬遷群眾中的特困戶、五保戶和孤寡老人按照規定面積由政府免費提供住房。”
李永平說,4年來,已有26萬戶88萬群眾搬遷入新居,脫離了陜南山區地質災害的危險。近年來,這一區域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減少80%,洪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數量減少70%。
“移窮業”:百姓脫貧路更寬
“耕無地,商無路、學無門”是陜南農村的真實寫照。受制于惡劣的自然條件,這里的山區群眾居住分散,沒有可以解決溫飽的耕地,沒有能夠發家致富的門路,孩子上學也非常困難。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隨著陜南移民搬遷工程的實施,越來越多搬遷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得以轉變,逐步甩掉貧窮的帽子。
在商洛市云蓋寺鎮的移民安置社區里,政府在規劃之初就修建了8棟3000平方米的小微企業孵化園標準廠房,對于該小區的4000多居民而言,在家門口打工不再是夢想。
“過去在外省打工,老人、娃娃都沒人管,走遠了操心。現在上班兩步路就到,雖然錢掙得少點,但省去在城里租房、生活的開支,還能照顧家里,我覺得挺劃算。”在園區內普瑞電子公司工作的張靜告訴記者。
在與普瑞電子公司毗鄰的美云秦繡工藝品公司里,云蓋寺鎮移民社區群眾享受到的則是在家工作的“SOHO”式待遇。搬遷群眾只要在美云秦繡公司接受簡單地培訓,就可以購買材料回家刺繡,公司將對完成品進行回購、按件計費。這樣一來,對那些無法外出工作的婦女、老人,在不耽誤他們買菜、做飯、接送孩子的前提下獲得一筆額外的收入。
除去在就近的公司打工外,云蓋寺鎮的這些移民搬遷戶原本的土地也被利用起來。鎮上通過土地流轉搞起了茶園或是大棚蔬菜基地,也有不少搬遷群眾選擇在這些地方繼續干自己熟悉的農活,既掙到土地流轉租賃費,還拿到了工資。
在安康市平利縣,政府依托現代農業園區、工業園區和旅游景區建設,引導搬遷戶從事務工、經商、旅游服務等二、三產業,搬遷戶收入由單一的種養業,逐步向加工業、運輸業、服務業、勞務輸出等多元化轉變,拓寬了增收渠道,加快了致富步伐。經調查統計,搬遷戶年人均純收入,由搬遷前不足3500元增長到目前7000元以上。
“斬窮根”:還需多方發力
安康市委書記郭青告訴記者,陜南移民搬遷產生的“溢出效應”正在逐步體現: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地,陜南三市通過移民搬遷后的“人退林進”,年均治理水土流失2500平方公里、植樹造林110萬畝,漢江出境水質保持在二類以上;由于許多年輕人選擇就地就近務工從業,“三留守”(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矛盾得以緩解;近親通婚減少,可以大大提高當地人口質量,減少智障殘疾人群數量等等。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陜南移民搬遷的“溢出效應”雖然明顯,但仍面臨資金、土地和社會管理等難題。如何完善人口遷徙后的社會治理,讓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新的生活環境?如何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到移民搬遷中?如何促使當地產業發展盡快跟上人口聚集步伐,從根本上拔除陜南山區群眾的窮根子等問題,是陜南地區要解決的大課題。 (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陜南避災移民搬遷 “溢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