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新型城鎮化貴在“智慧化”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把包括“城鎮化”在內的“新四化”明確為實現我國現代化的基本途徑,新型城鎮化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大的潛力與動力之所在越來越被廣泛認知,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到,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所謂的“新型”應該包含“智慧”的元素,而智慧城市是信息化與城鎮化的最佳契合點。世界銀行測算表明,一座百萬人口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投入不變的前提下實施全方位的智慧化管理,將使城市的發展紅利增加3倍。
2014年被稱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元年。目前,我國共有智慧城市試點達193個,智慧城市不僅成為解決“大城市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如通過智慧交通的建設緩解城市擁堵,通過智慧醫療的建設來緩解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等;而且智慧城市還可以打破時空限制,實現生產生活要素有機組合,使城市的公共服務資源向鄉鎮延伸和覆蓋,讓城市管理更加科學,人居環境更加優美,產業結構更加高效,城鄉發展更加均衡,進一步提高城鎮化的質量與內涵。
當前,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要快于城鎮化,不同部門、不同地區對智慧城市認識不同,如城市規劃建設部門多從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城市規劃建設的角度,信息化主管部門則從工業化、信息化相互融合的角度,而地方政府又從本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角度。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長期性、系統性和全局性的特點,需要統籌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合一,設定長遠目標和階段任務,才能以信息化引領城鎮化的發展。
有些地方在建設智慧城市過程中,盲目模仿其他城市,跟風建設,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貪大求全。智慧城市建設應把握好需求導向,可以采取急用先上、效益為本、循序漸進的方式,以提高效率、創新服務為目標,以政府、企業、公眾需求為核心,以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環保、智慧城管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讓智慧城市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先行,從而有效支撐新型城鎮化。
智慧城市建設涉及面非常廣泛,部門條塊分割、數據不同步、信息不共享等因素,嚴重制約智慧城市創建。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政府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確保智慧城市建設中各行各業的有效對接和互聯互通。為了激發社會力量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事關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產業發展,應該列入國家和地方戰略新興產業振興規劃,進一步創新商業模式,擴大投資渠道,打造專業的智慧城市運營商。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目前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建設標準和評估標準,各部門、各行業之間的標準銜接不暢,需要政府、企業和行業協會密切合作,推進信息技術、信息資源、網絡基礎設施、信息安全、應用和管理等系統標準盡快出臺,逐步實現跨城市社保、醫保、房地產聯網,信用體系等大數據信息平臺的全國統一整合,把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操作層面。
(作者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編輯:水靈
關鍵詞:十八大 智慧城市 新型城鎮化 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