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本網特稿 本網特稿
全國政協委員高美琴:“城中村”治理不能等同于“拆遷”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訊(記者 孫權)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要求,促進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的社會建設和管理,必須著力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特別是要加強城鄉結合部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其中加強和完善“城中村”治理體系,已成為我國當前及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社會治理、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
“雖然我國在一些省市的‘城中村’治理過程中總結了一定經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在未來很長時期內,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城中村’問題將長期存在,必須要有做好長期治理的思想準備。”高美琴委員表示,對‘城中村’治理的總體認識,不能簡單等同于‘拆遷’,而是需要將其置之于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框架中去具體認識,置之于從片面強調經濟發展到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框架演變中來認識。
“目前我國大部分省市包括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在進行‘城中村’治理中大多采用的管理模式都是縱向管理模式,管理難度較大、管理成本較高,時效性較差。根據現行體制,各級黨委政府和村級組織一直將‘城中村’服務管理作為重點工作之一。由于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村級組織作為直接責任主體,負責村域范圍內的公共事務和社會管理,也取得了一定實際效果。”高美琴委員認為,當前階段,對于大部分“城中村”來說,其環境整治費用已超出村級財力水平,大部分村級組織都面臨著入不敷出的狀況,無法落實日常管理費用。而作為重要補充的鎮級財力,大部分鎮級財力十分吃緊,難以分出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城中村”治理之中。“針對這些現象以及前期管理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按照城市管理模式,提出構建適合本城市特點的管理機制,設定過渡期的‘扁平化管理機制’。運用扁平化管理機制,構建扁平化的組織機構,為扁平化管理提供一個平臺,從而為各類信息的扁平化提供物質載體,提高‘城中村’治理的有效性。”
高美琴委員說,教育不僅是“城中村”治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不容忽視,而且要走在“城中村”治理的前列,要優先于其他工作進行。要著重搞好幾方面。首先是宣傳教育,要做好有關“城中村”法律法規及治理政策的普及與宣傳。其次是文化教育,“城中村”原村民一般知識層次較低,綜合能力較差,這些直接影響其就業和社會生存競爭力,因此特別需要教育培訓,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綜合素質。再次是經濟管理的普及教育,大部分村民拿到補償款后,只會將補償金轉化為消費金。由于沒有賺錢的技能和理財能力,日子久了勢必坐吃山空,生活陷入困境,所以有必要進行經濟管理知識的普及和理財能力的培養,這樣不僅有利于個人財產的保值增值,而且有利于集體資產的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就業也是大問題,目前大部分做法是將‘城中村’改造后由開發單位安排村民就業,沒有其他技能的人一般從事保安、環衛等簡單勞動,有些因單位不景氣等原因而再次失業,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大部分村民對前途命運非常擔憂。”高美琴委員表示,這些情況都影響了他們對失地后生活前景的期望,在思想上對“城中村”建設有抵觸,并形成對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排斥。“因此,在‘城中村’改造、治理過程中,要把就業前置,也就是把解決就業問題放在‘城中村’改造之前,這樣有利于‘城中村‘改造后及治理后續工作的順利推進。”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兩會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城中村’治理過程 解決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