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成都“掌燈人”守護11萬盞路燈 4年春節沒回家
原標題:成都“掌燈人”守護11萬盞路燈 4年春節沒回家
2月12日晚,路燈維修工檢修成都人民南路路燈。
餓了,路燈下吃碗方便面。
華燈初上,點亮入夜的成都。
路燈照亮回家路,但拉近到咫尺,是什么樣的感覺?
“燈光太強刺得眼睛都睜不開。”從16米高的路燈燈柱上下來,維修工王勇這樣告訴記者。
2月21日晚,成都市人民南路錦江大橋橋頭,亮黃的液壓升降車旁,王勇和同事剛將一盞短路的白玉燈重新“點”亮。
2015年春節期間,104名路燈維修工分成白班、夜班、“白+黑,5+2”運行組。踩著路燈亮起與熄滅的節奏上下班,每天巡查100公里,為城市掌燈,點亮新年。
燈
中心城區11萬盞
“只看路燈,就知道是哪條街”
正值春節假期,此時的成都比任何時候都空寂。王勇一如既往和同事開著液壓車在城南巡邏,檢查片區每一盞路燈的狀況,實時檢修。
成都市中心城區有11萬余盞路燈,1100多個配電箱,覆蓋城區面積630平方公里。它們日落而作,日出而息,共有104名工人每天照料它們。
“104個工人分屬東南西北四個所和一個中心控制室。”成都市城市照明管理處設施科科長王丞介紹,中心控制室是路燈的“總開關”,通過監控照明度,準確“點亮”城市。城區四個維護所,則負責照料分散于全城的路燈和配電箱,“分白班、夜班、24小時運行班,常規巡查、單燈處置、線路檢修、設施更換等等。”
王勇是成都市城市照明管理處城南所夜班班長,到今年已經做了14年路燈維修工,“看電視,只看到里面的路燈,就知道這是在哪條街哪條道上。”王勇笑道,他還有一個職業病,只要在街上,視線便會不自覺地掃射路燈有沒有異樣。
路燈是王勇和同事們上班的時鐘,燈亮就開工,沿著片區道路一條一條巡邏,沒有特殊情況,凌晨兩三點后就能下班。他們對片區城市路燈的熟悉度甚至勝過了自家臺燈。
人
一線維修工104人
春節一晚上 修了25盞燈
從錦江大橋橋頭出發,王勇和同事們沿街道前行。冬季深夜,大家穿得都不多,單薄的毛衣外面套著一件寬大的牛仔工作服。
“不能穿得太臃腫,不好工作。”41歲的老維修工徐尚彬,胸口的口袋里永遠插著兩支筆,“一支是電筆,一支是做記錄的水性筆。”他攤開的雙手黝黑粗糙。
相比冬天的低溫,徐尚彬等人更怕夏天,“夏天燈泡溫度很高,會把手燙傷。”高溫還會加劇燈泡損毀率,他舉例說:“如果說冬天一個月壞100盞燈,那么夏天至少要壞200盞。”最多的時候,徐尚彬一個晚上換了30多盞燈。
21日這晚,城南所6名工人點“亮”了25盞燈,“夜班組最常處置的問題是單燈損壞,更換光源、燈罩等”。指著路邊的中桿燈,徐尚彬說:“三盞600瓦的燈泡,溫度和火差不多,手套經常被燒燃。”
除了讓人眩暈的強光外,夜晚路燈旁黑壓壓的飛蛾也讓維修工們頭大,“一靠近,飛蛾就往臉上撲,還往眼睛里面鉆。”同組的吳勇說。
路
每天巡查100公里
“路燈下市民為我鼓掌時最開心”
“每晚大概要轉上100多公里,”徐尚彬告訴記者,104個一線工人分工有序,“白班負責設施更換、線路改遷等,夜班處置單燈狀況、小范圍的線路檢修等,還有24小時的運行班。”
“前幾年還沒有大力治理酒駕時,開車撞上電線桿的情況很多,一晚上遇到兩次也不奇怪。”同組的另一個維修工張路告訴記者,還有電纜、燈泡、燈罩被偷的,五花八門的情況都能遇上,“電纜出了問題最麻煩,整條街的路燈都不亮。處理也復雜,經驗很重要。”
在張路看來,路燈維修是一件充滿挑戰的事。“因為城市造型別致精巧的路燈越來越多。有一次為了固定一個燈罩,我站了十幾個小時。”
“最開始是水泥電桿,我們要穿著絕緣鞋往上爬,現在好了,基本上用液壓車就能上去。”談及工作,王勇更多的是滿足,“有一次我在上面修燈,下面圍了一幫跳廣場舞的老太太,燈重新亮了后,她們舞著手里的扇子在下面給我鼓掌,大聲喊謝謝,那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節
4年沒回家過春節
“一盞熄滅的路燈,就能把我叫走”
“越是節假日就越忙,這時候更需要確保每一盞路燈都是正常亮著。”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張路擺弄著安全帽,鼻尖凍得有些紅,這個25歲的小伙子已經有7年工齡。
傍晚出門上班前,兒子的依依不舍讓王勇依舊有些心酸,即使這樣,今年的春節也是王勇最滿足的一年,“值完今天的班,他就可以回都江堰的老家過年了。”因為工作原因,王勇已有4年沒有回過老家和父母團年。
張路則盼著能和發小們好好聚一聚,因為他平時從來不敢跟朋友約見面,說不準什么時候,“一盞熄滅的路燈,就能把我叫走”。
盡管如此,這份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常常能讓他們感到欣慰。“經常有朋友問我,工作是不是很輕松,因為他們覺得沒怎么見到路燈出大問題。”徐尚彬忍不住高興,“這不就正好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得好嘛。”記者李媛莉攝影呂甲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成都“掌燈人” 守護11萬盞路燈 4年春節沒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