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馮俊:“耕讀傳家”也是一種家風
大家有大家的家風,平常人家有平常人家的家風。我父母讀書不多,勤勞一生。在他們72歲那年將矗立了一個半世紀的兩間半干打壘的老宅拆了,原地建成一座當地新農村流行的三層農家小院,父親親自在門匾上寫了四個大字“耕讀之家”,用水泥澆筑,看上去如石刻一般。這才使我意識到這四個大字凝練著我們家的家風。
文/全國政協委員 馮俊
我的爺爺輩是兩位孤兒,靠自己耕種在這片土地上安身立命。我父親讀過5年私塾,新中國成立后在鄉政府當上了秘書、入了黨,能寫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盤,被當做知識分子,在鄉里退休之后回到農村陪母親一起耕種。“文革”期間,家中孩子多,生活非常窘迫,無論多困難爸爸媽媽都要讓孩子讀書。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時,我作為回鄉知青已經在農村的大隊、水庫工地轉到縣城當上亦工亦農的干部,工作崗位也很不錯,最初并沒有想要參加高考,是父親到單位來找我,說我從小一直讀書不錯、成績很好,可以去參加高考檢驗一下自己學得怎么樣,如果考上了也還有機會再繼續深造。就是在父親的鼓勵下我參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走進了大學的殿堂。在我讀碩士博士期間也回老家幫助父親母親耕種責任田,父親母親今年82歲了,還在自家院子里、菜地里耕種。
由于深知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也是由于從小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大學讀起來一發不可收,從本科、碩士、博士一讀就是10年,1987年博士畢業后留中國人民大學任教,后來又去英國牛津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做教授、博導,還當了近8年的人民大學副校長,現在又干了近7年的國家級干部學院的常務副院長,一是自己讀書,二是教人讀書。
我發現自己讀書容易,讓別人讀書難。教別人的孩子讀書容易,教自己的孩子讀書難。讓自己家的孩子愛讀書主要起作用的就是家風,得讓家里有讀書的氛圍、讀書的習慣。我愛人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可以說是出身書香門第,她的外公、爸爸媽媽、舅舅都是教授,她爸爸也就是兒子的外公今年90歲,坐著輪椅、生活不能自理了,但天天還堅持看書寫文章。她本人生活很簡單,下班之后不逛街,也幾乎沒有社交,回家吃完飯就是抱著各種各樣的書看,當然都是興之所至,文史社會之類的書,不像我是為了任務、為了課題而讀書。讀書成為我們幾代人傳承的習慣,也就成為了一種家風。也是這一點影響了兒子,兒子從小看到家里安安靜靜的,一人抱著一本書看,他自己也就模仿著找書看。
兒子讀書的條件比我們好,我們“文革”期間找不到書讀,兒子只要想讀書就可以去借去買。由于兒子從小喜歡看中國歷史故事,后來迷上了歷史。在兒子上初中時,外公發現孩子對于中國古典的東西感興趣,在我們回武漢探親時他還專門給孩子送了一套《古文觀止》,鼓勵他學習。上大學兒子報考了國學專業,在大學和碩士期間他一直不是考試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但一直都是圖書館統計的全校借書最多的學生之一。讀博士他又專門要讀曾經有著深厚國學傳統的清華大學,專攻中國古代史,在學習之余還兼任學校通識大課的助教,輔導別人讀哪些書、怎么讀書。他讀書很雜,什么都讀,每到一個城市必去的地方是書店、書攤,去看書淘書;每讀完一本書都愛寫一些讀后感、隨筆和雜記,并用數碼相機或手機拍出書的封面一起放在網上或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朋友圈中,引來一批有興趣的同仁交流。他還自己發明了“碎片化閱讀法”,把有聲讀物下載在手機或ipad中,坐地鐵和公交時利用碎片時間閱讀。前幾日,他在微信中發了一篇自他上大學以來讀完1500本書后的手記,通過幾本書的讀后感來談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的關系,我覺得他談的還是頗有見地,也在自己的微信圈中幫他轉發了,引來一些朋友點贊。
耕讀傳家是中國農耕社會傳承下來的一種特有的家風,但是在新的時代又給了我們更好的條件去傳承這個家風,讓我們的父母在怡享天年時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地耕種,讓我們的兒女在想讀書、愿讀書時就有書讀,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作者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 馮俊)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耕讀傳家” 家風 馮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