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今年起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正式啟航
原標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讓醫學生畢業后真正“會看病”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中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發展報告》。從今年起,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正式啟航,這在我國醫學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培養能看病、會看病的“標準化”醫生
醫學生畢業后不會看病,這是我國的一個普遍現象。過去,一名醫學院5年制本科生,畢業前有1年在醫院實習。但是,這種實習只是在各個科室輪轉,而不是學習如何看病。到了研究生階段,在醫院實習半年左右,畢業后依然無法獨立看病。
由于缺乏規范化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醫學生畢業后水平相差懸殊,分到縣醫院是縣醫院水平,分到大醫院的是大醫院的水平。面對同樣的疾病,不同的醫生有不同的水平。而在美國,無論大醫院,還是小診所,醫生的診療水平相差不大。其根源在于,中國醫生沒有實現“標準化”培養。和發達國家醫生相比,我國醫生成熟期平均晚10年以上。
國際上,臨床醫師的培養必須經過院校教育、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三個階段。畢業后醫學教育包括住院醫師培訓和專科醫師培訓。醫學畢業生成為合格的臨床醫師之前,都必須接受住院醫師培訓,有的還要進一步接受專科醫師培訓。
2013年底,國家衛生計生委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2014年在全國開始實施。2014年6月,教育部等6部門出臺《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
近期,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主要采用“5+3”模式。“5”指的是醫學類專業本科生,需要完成5年醫學院校的教育;“3”是指醫學畢業生以住院醫師的身份,在認定的培訓基地(醫院),接受3年的醫療實踐訓練,著重培養臨床診療能力。培訓結業考核通過后,頒發全國統一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今后,取得培訓合格證將作為執業注冊和職稱晉升、崗位聘任的重要條件。目前,我國確定了559家培訓基地醫院,主要是高水平的三級甲等醫院。
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長秦懷金說:“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目的是培養能看病、會看病的‘標準化醫生’,解決我國臨床醫師水平高低懸殊問題。”
培訓學員待遇不低于培訓基地同等條件住院醫師水平
根據規定,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對象有三類:單位委派人員、面向社會招收人員、研究生。其中,面向社會招收人員是指未與單位確立人事、勞動、工資關系,自主參加培訓的人員。
2014年,我國首批招收5.5萬人(不含中醫)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培訓對象主要是單位人和社會人。即醫學本科生畢業后,由用人單位選派或社會人自己申請接受培訓。考試合格后,所取得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全國通用。
根據規定,2015年起,所有新招收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同時也是參加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將7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調整為“5+3”一體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到2020年,所有新進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須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是一個“剛性”要求。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期間,薪酬待遇如何保障?秦懷金指出,中央財政自2014年起按照每人每年3萬元的標準,對培訓對象的生活待遇和培訓基地的教學實踐活動提供專項資金支持。2014年,中央財政的15億元補助資金已經下撥各地,省級財政也給予相應補助。
秦懷金說:“不管哪一類學員,待遇不能低于培訓基地同等條件住院醫師水平。”
國家傾斜支持培養全科醫生,目前招收缺口大
全科醫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截至2014年底,我國全科醫生數量接近15萬人,每萬人全科醫生達到1.07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啟動以來,國家對全科醫生培養予以傾斜支持。2014年,在5萬名住院醫師的招收計劃中,1萬個名額用于招收全科專業學員,但由于各種因素,報名的只有5000多人。
江蘇省蘇州市立醫院黨委書記黃敏說,全科專業招錄缺口大,與醫學生對全科醫師未來職業發展前景不看好有很大關系,不少醫學生認為全科醫師將來到基層工作,薪酬待遇與職業發展平臺都與到大醫院相去甚遠。因此,除了完善政策設計,提高全科醫師崗位的薪酬待遇外,還要為全科醫師搭建高質量的繼續醫學教育平臺,并建立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
根據規定,住院醫師培訓合格者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可提前1年參加衛生專業技術中級資格考試,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培訓對象到基層實踐鍛煉的培訓時間,可計入本人晉升中高級職稱前到基層衛生單位累計服務年限。
秦懷金說:“無論是社區還是鄉鎮衛生院,都急需大量經過規范化培訓的高素質醫生。希望參加培訓的醫學生,能夠到基層實現價值。”(白劍峰)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醫學教育 里程碑 標準化醫生 全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