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打擊“伊斯蘭國” 美國未盡全力
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和美國國務卿克里22日在倫敦主持召開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國際聯盟小組會議。
會議達成了一些共識,但同時也暴露了聯盟內部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的分歧。
三項共識
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伊拉克、埃及、約旦、土耳其等21個國家派代表出席此次會議,主要達成了三項共識。
首先,重申打擊“伊斯蘭國”的決心和對伊拉克政府的支持。哈蒙德說,會議再次確認了打擊“伊斯蘭國”的決心,但同時要求伊拉克和敘利亞推動本國政治和解,并認為這對打敗“伊斯蘭國”至關重要。
其次,強調除軍事打擊外,采用多種非軍事手段遏制“伊斯蘭國”擴張。哈蒙德說,會議著重探討了打擊“伊斯蘭國”的非軍事手段,如采取措施切斷“伊斯蘭國”經費,摧毀其賴以生存的產油設施,遏制極端思想傳播,阻止外國人赴敘利亞和伊拉克為“伊斯蘭國”效力等。
再次,關注伊拉克已收復領土的重建進程。
克里表示,此次會議不僅聚焦如何打擊“伊斯蘭國”,更關注如何幫助在收復的地區展開重建,“一旦‘伊斯蘭國’不復存在,這些地區需要警察、地方政府、法律與秩序,需要水電等等”,這些需要成員國的協助。
未盡全力
盡管達成一些共識,但在打擊“伊斯蘭國”問題上國際聯盟內部分歧猶在。
伊拉克總理阿巴迪22日表示,全球油價下跌給伊財政帶來“災難性”影響,低油價導致的財政困境或將殃及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希望西方正視低油價給伊拉克打擊“伊斯蘭國”帶來的傷害。
然而,對于這一核心訴求,英美等國“視若無睹”,并未給出有力回應。
阿巴迪說,伊拉克經濟和財政預算對石油的依賴度達到85%,“我們不希望看到,因為伊拉克預算和財政問題,‘伊斯蘭國’在伊軍隊取勝的地方卷土重來”。
此外,阿巴迪呼吁國際聯盟為伊拉克提供更多亟需的武器裝備,但沒有得到英美等國的積極回應。克里僅表示,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不會因為缺少武器而停止,一切都按照“預算”在逐步提供。
就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為何未能對“伊斯蘭國”予以致命打擊,巴格達大學政治系教授朱布里認為,主要原因是未盡全力。美國似乎樂于看到伊拉克被拖入戰亂的泥潭,安全部隊與民兵組織的實力被消耗,其目的與其在伊拉克及中東地區的政策有關。
朱布里說:“讓伊拉克反恐戰爭持續,在將‘伊斯蘭國’影響范圍限制在伊境內的同時,借此削弱其認定的伊朗在伊拉克勢力代言人什葉派民兵的實力,是美國的一石二鳥之計。”
敘利亞政治分析師拉法伊認為,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目前對于“伊斯蘭國”的態度是“打擊但不消滅”。美國及其盟友明知僅憑空襲難以根除“伊斯蘭國”,但不愿與巴沙爾政權合作,甚至并不避諱扶植反對派推翻巴沙爾政權的意圖。
長線應對
連日來,伊軍方和“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繼續在多地進行交火,雙方各有勝負,局勢呈膠著狀態。伊庫爾德武裝和安全部隊近日解放了北部尼尼微省多個村莊,并已推進至距摩蘇爾市中心不足20公里的地區,但西部安巴爾省一地區也落入“伊斯蘭國”之手。
有伊拉克分析人士認為,伊戰局當前仍未明朗,前景難料。
在敘利亞,目前“伊斯蘭國”除繼續穩固其在代爾祖爾省、拉卡省的據點外,還試圖向敘當局控制的核心區域滲透。數月來,首都大馬士革北郊的卡拉蒙山區以及大馬士革南郊亞爾穆克難民營附近地區多次出現極端分子活動跡象。
克里22日在會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伊斯蘭國”的崛起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打擊“伊斯蘭國”任務艱巨,且沒有“捷徑”。他呼吁國際聯盟成員采取“綜合、持久、協調”的行動共同應對。
由此看來,西方已做好與“伊斯蘭國”長期作戰的準備。(綜合新華社記者張建華、陳序、尚樂、楊臻、劉陽報道)
編輯:羅韋
關鍵詞:伊斯蘭國 打擊 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