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老人緣何陷入“保健品包圍圈”
半屋保健品 多數未開封 勸阻仍要買 報警攔不住
近日,本報接到多位讀者報料稱,家中老人深陷保健品推銷泥潭,“瘋狂”之狀令人難解。有的為了買保健品,銀行取款,報警也攔不住;有的買來半屋保健品,多數卻一點未動;有的五年就花掉十幾萬元退休金。
究竟是什么讓老人陷入保健品“包圍圈”呢?記者采訪多位購買保健品老人的兒女以及社會學者,一起揭開這個瘋狂的保健品困局。
瘋狂 咱爸咱媽怎么了?
黃小姐的父母是廣州某高校退休老師,近日,黃小姐接到派出所的電話說,母親和兩名年輕女子在銀行欲取3萬元現金,銀行人員懷疑老人遭遇了詐騙,就報警阻攔。在派出所,老人卻堅稱是自己愿意掏錢購買保健品,派出所只有放行。
沒想到剛出派出所,兩名女子帶著老人直奔另一家銀行ATM取款機取走了3萬元。黃小姐嘆氣說,“誰也攔不住。”現在母親把保健品“當藥吃”,已發展到有病不去醫院、只信保健品的地步。
家中保健品 堆積成小山
越秀區市民廖小姐說,獨居的父母買保健品已有五六年,現在愈演愈烈。上周末,廖小姐回父母家探望,一開門就被嚇住了——客廳和各個房間的角落里都是保健品。盒裝的、瓶裝的,穿的、用的,像一座小山,占去半間屋子。屋內,僅未拆封的保健品就有七八種,占了一大半。例如頭部健康智能按摩儀、平衡能量素、調脂口服液、天然維生素E、牦牛骨壯壯膠囊、金欽石斛膠囊等。
多數保健品價值不菲,例如一款號稱原產地是美國的保健品——“拉什莫爾山深層水濃縮液”。“母親說這是‘來自美國山上的神水’,幾盒花了3萬多元。”廖小姐說。
老父跑北京 親自去付款
天河區退休老人劉先生今年70多歲,過去五年已花了十多萬元購買保健品。為阻止父親買保健品,女兒劉小姐無奈請了長假,在家守著父親。“把他鎖在屋里也不管用。”劉小姐說,一次,父親委托保姆郵寄1萬元到北京某保健品公司,保姆把此事告訴了劉小姐,錢被中途攔截了下來。劉先生知道后大發雷霆,竟然買了機票一個人跑去北京去送錢。劉小姐跟了過去,找到父親后,兩人前往宣傳單上的收款地址,結果發現那里壓根沒有保健品公司。
探因 賣家大搞親情營銷 老人轉移情感危機
“講座請‘名醫’、‘大師’宣講,一次母親說聽了一位號稱給中央領導看病的大專家的講座,專家跪地拜老人,不少老人感動流淚,母親現場買了1萬元的保健品。”
——市民廖小姐
老人究竟是怎樣掉入保健品“包圍圈”的?
廖小姐說,保健品推銷員“很有一套”,母親向她說過業務員如何“會說話”、“會孝順”。“有一次,母親生病了,家人沒時間到醫院陪護,卻有兩個推銷員天天來陪護,又是捶背,又是捏腳,嘴巴又甜。”廖小姐說。
記者注意到,在越秀、荔灣等城區,不少年輕業務員在醫院、社區門口扎堆出現,他們派傳單,免費送小禮品、請老人喝茶、聽講座。“講座請一些‘名醫’、‘大師’宣講,一次母親說聽了一位號稱給中央領導看病的大專家的講座,專家跪地拜老人,不少老人感動流淚,母親買了1萬元的保健品。”廖小姐說。
吳阿姨患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原本打算換關節治療。“但聽了一次講座,怎么都不愿意再去醫院。原來一個專家在講座上播放了一個視頻,視頻展示了換關節如何恐怖、痛苦,又是鋸,又是錘。”黃小姐說。
聽了母親講述保健品業務員“如何會孝順”的事情,廖小姐內心有些愧疚。現在自己基本是一周探望一次父母。“父母熱衷購買保健品,我自己也有錯。當推銷員在陪老人說話時,我又在做什么呢?”廖小姐說。
記者了解到,不少購買保健品的老人都是空巢老人。廣東工業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周利敏表示,在城市化迅速加劇、空巢家庭增多、高齡老人大量出現的情況下,以往由家庭提供的情感及生活照料鏈突然斷裂,使老人面對晚年情感及生活危機而無力應付。“有些老人以購買保健品的形式來轉移這種‘情感危機’。商家則抓住這個機會進行營銷。”周利敏說。
為了父母購買保健品這事,黃小姐已多次報警,但每次都不了了之。“民警要求當事人提供證據才能采取措施。當事人可以拿著保健品去找質監部門化驗,證明它的成分是普通的,藥效有吹噓、價格有虛高、銷售有欺詐,否則很難處理。”黃小姐說,每次報警的無效都在助長父母對保健品的沉迷。
編輯:羅韋
關鍵詞:保健品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