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中國民間組織赴日追討國寶續:被警察阻攔未進皇宮
原標題:中國民間組織赴日追討國寶續:被警察阻攔未進皇宮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昨天,《新聞晚高峰》為您報道了中國民間首次向日本皇室追討文物的新聞。3位來自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的成員幾天前踏上日本國土,他們計劃在今天,也就是日皇明仁81歲生日的當天,向他遞上一封來自中國的信函。
在這封信里,他們要求日本天皇明仁歸還沉睡在日本皇宮超過一個世紀的中國國寶——中華唐鴻臚井刻石。這座石碑,是我國唐代冊封管轄東北的見證,記載著中國統一的歷史進程。它是鴉片戰爭以來我國被掠奪到海外分量最重、體積最大、最為珍貴的國寶級文物。
從昨天晚上到今天下午的24個小時里,前方三位成員中,領隊也就是聯合會文物追討部部長王錦思和成員啟明一直都和我們的記者丁飛保持著密切的電話、短信和微信聯系。那么,這封來自中國民間的信函,到底會不會傳遞到日本天皇的手中呢?
昨晚8點40分,啟明告訴記者,他們已經提前去了皇宮,祭奠國寶。電話里他說,即便今天見不到日本天皇,也希望能“遞交這份中國人的心聲”。
啟明:今天我們在皇宮附近給國寶做了一個祭奠活動,因為這個國寶它的意義非常重大。明天我們的計劃是,因為明天能看到天皇,是要向天皇或他的警衛遞交這封索賠信,他們肯定會有保護措施的,即使見不到,我們依然希望能夠遞交這封聲明,遞交這種中國人的心聲。
今早,鬧鐘顯示7點58分。領隊王錦思發來微信:路上徒步,大批日本警察圍堵。8點06分,接到啟明電話,已經進入地鐵,有日本警察布控,正在交涉。交涉中他很快掛了電話。此時,距離日本皇宮已經不遠。從王錦思后來給記者發的現場照片看,他們手拿一個大的牛皮信封,封面寫著,明仁天皇收,中國人致書,落款三個大字,中國人。兩人面前是帶著口罩和袖標的便衣,照片中大概有5、6人。照片附上8個字:路上被堵,不讓去了。8點20分,王錦思發來一段語音:出地鐵,改乘出租車。
王錦思:我們本想坐地鐵去皇宮,但是在地鐵里還是遭到了大批警察的阻攔,現在我們正在坐出租車去皇宮。警察本來出示了警察證,叫司機不帶我們去。但是呢,我們還是過來了。現在已經到達了日本皇宮的外圍。
中國民間對日索賠聯合會會長童增此前告訴記者,選擇這一天,是因為明仁天皇81歲生日,是對外開放的,且日本皇室宮內廳對此事也已知情。不過10分鐘后,8點半,王錦思說,他們依舊沒能進去。
王錦思:我現在是在日本皇宮的外邊,現在大批日本警察把我們圍住了,現在已經看到皇宮了。我要求見日本皇宮相關的人員,把中國人民追討國寶的文書遞交給他們。
8點40分,啟明打來電話,兩句話掛斷:皇宮內布滿警戒線,已經回到地鐵。王錦思和啟明并沒有被允許走進日本皇宮,更沒能見到明仁天皇。但在后來王錦思發來的微信中他說,能走到這一步,距離國寶如此之近,已經心滿意足。
王錦思:本來以為連皇宮的面都見不著呢。在場的中國華人也在勸我,說到了這個位置已經勝利了。這也是挺讓我感嘆和激動的,能夠走到這一步確實不容易。起碼我們能看到日本皇宮,也仿佛看到我們的國寶,我們的聲音也能傳到皇宮里。
王錦思到日本的第一天,就出師不利把手機丟了。在他給友人寫的求助郵件中提到,“1300周年最后十天,再也不想拖延了”。目前,他仍然把信函帶在身上,準備后天前往日本外務省。
20年前,吉林教授王仁富就踏上國寶“唐鴻臚井刻石”的追討之路,如今老人73歲,他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下“1941至2014”,是擔心有生之年再難見到石碑;2011年,6名志愿者成立中國第一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2005年他們遠赴東京,經過努力,從日本皇室獲得5張石碑的照片。
2014年,石碑建立整整1300周年,童增和王錦思們決定赴日遞交信函,是希望日本天皇知道,家里至今存放著從中國掠奪走的文物。
“中華唐鴻臚井刻石"只是日本掠走中國文物的冰山一角。從甲午戰爭到抗日戰爭結束長達半個世紀里,中國政府統計被日本掠奪的文化財產共1879箱、360萬件,破壞的古跡達到741處,民間流失的文物更是無法估計。
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根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明仁天皇今天在生日記者會上表示,將“繼續努力把日本建設得更加美好。不僅是作為從戰爭中存活下來的一代應盡的義務,也是對未來的責任。
有關中國民間赴日追討“唐鴻臚井刻石”的進展,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民間組織 追討國寶 警察阻攔 未進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