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軟實力彰顯中國氣派--2014年世界舞臺上的中國文化
10年前,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落戶韓國首爾。如今,475所孔子學院和851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在126個國家和地區遍地開花。
1998年,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出計劃單上首次出現“中國新年音樂會”字樣。如今,在這座以舉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而聞名世界的音樂廳里,每年春節期間上演“中國新年音樂會”已成常態……
這些只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點點滴滴,更是文化軟實力對中國氣派的次次彰顯。
回首即將結束的2014年,當今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接受更加深入;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互鑒更加緊密;中國文化正以更加豐富、多樣和自信的面貌,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一個重要角色。
走出去 展精彩
2014年,中國文化在海外熱點頻現、光彩綻放,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寬、更廣、更加堅實有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漢語熱及中國研究熱在世界各地持續升溫。今年9月27日全球迎來首個“孔子學院日”,慶祝活動在世界各地輪番上演:歌舞表演、漢語演示、書法展、服裝秀、文化專題講座……全世界的中國文化“粉絲”們享用了豐盛的“中國文化大餐”。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達1億。
今年6月在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聯合申請的“絲綢之路”申遺成功。作為中國首例跨國申遺的典范,這不僅顯示了中國文化遺產的世界價值,更體現出中國文化包容、開放、合作的精神。
7月,中國首次以主賓國身份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史密森民俗節。這是近年來中國參與的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民俗藝術交流活動,吸引約百萬美國民眾和世界各地游客,不僅讓更多的人近距離感知中國文化,也拓展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
8月,為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20周年在美國舉行的“雙甲之約”巡演,受到美國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紐約時報》的戲劇評論甚至稱,“百老匯很少有音樂劇能夠勝過京劇《廉錦楓》的開場表演”。
曾是發達國家“專享”的服裝T臺秀場如今也成為展示“中國創造”的平臺。中國80后設計師高楊的壓軸秀為2月的倫敦時裝周畫上圓滿句號;9月,中國時裝設計師王陶首次在紐約時裝周舉辦同名品牌個人專場秀;在巴黎時裝周上,來自中國的設計師和作品越來越受到全球買家和時尚界人士的關注。以至于法國高級時裝公會終身榮譽主席迪迪埃·格蘭巴克都驚嘆:“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
在國際影壇,“中國故事”同樣得到認同。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在柏林電影節上擒得“金熊”,男主角廖凡封帝。威尼斯電影節上,王小帥的《闖入者》入圍主競賽單元;許鞍華的《黃金時代》作為閉幕影片為電影節收官。陳可辛執導的《親愛的》亮相威尼斯、釜山、多倫多、迪拜等各地影展,令外國觀眾感動落淚……
重交流 促互鑒
近年來,中國文化在世界舞臺上開放、自信的姿態,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文化交流、中外合作,活力四射。獨特的文化優勢、潛力巨大的文化市場,更讓“中國”一詞成為了國際文化產業中的“熱詞”。
今年中國與區域組織舉辦了首個文化交流年--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通過100多項活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人文交流與合作的豐碩成果。為慶祝中法建交50周年,從年初開始,近200項文化交流活動在中法兩國多地啟動。
對被稱為“世界電影之都”的好萊塢來說,“中國”也已成為它在2014年無法回避的詞匯。在今年進口的好萊塢大片中,票房突破4億元大關的已有13部。今年夏季上映的《變形金剛4》在中國內地獲得的票房竟高達19.79億元。中國已成為好萊塢乃至全球舉足輕重的電影市場。好萊塢大腕到中國拍片、宣傳的已愈加頻繁。英國《泰晤士報》網站甚至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或將成為美國電影故事中的主角”。
這一年,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影視文化交流也日益活躍。在中韓自貿協定框架內,韓國影片和電影人將更容易進入中國市場,兩國的文化影視產業發展正進一步互促互進。今年9月,中國與印度簽署視聽合拍協議,兩國未來將在影視的拍攝、后期制作、發行和市場營銷領域進一步加大合作力度。
中國出版業今年也獲得豐收。5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以8500萬美元收購一家美國童書生產商,實現了中國出版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跨國并購。在8月舉行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中文圖書版權輸出實現跨越式增長,《中國道路叢書》輸出到德國,《解密》《張煒中短篇小說選》等當代作家的作品也實現了對美國、法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版權輸出……
求實效 助“圓夢”
當今世界,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成為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表現。習近平主席今年3月27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中明確指出:“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產品通過不同渠道、載體走出了國門。然而也應當看到,在世界范圍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還遠不能與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相匹配。中國的優秀文化如何既保持自己的傳統,又能為外國人所自愿接受,依然是我們面臨的巨大挑戰。
中國文化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不僅要走出國門,更要真正地走進海外主流文化市場。因此,文化產品及其表現形式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穿透力,是否能得到其他文化體系的認同,便成為其能否真正走向海外的關鍵。
文化部今年出臺新規,堅決制止國內藝術團組赴國外“鍍金”,同時要求走出國門的中國各類文化團體,更加注重文化傳播的有效性,真正提高文化走出去的含金量。
此外,國人素質的提升也是增強中國文化影響力的重要一環。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截至11月,今年出境旅游的中國內地公民已突破1億人次。在感受海外文化的同時,他們也在告訴世人,什么是中國人,什么是中國文化。
2014年,中國文化更加自信地在世界舞臺演繹著精彩,并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與互鑒中創新發展。但與此同時,在步入世界強國的歷史進程中,中國要取得與之相匹配的國際文化地位,依然任重道遠。
編輯:羅韋
關鍵詞:中國 中國文化 文化 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