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讓稅收優惠政策落地
——訪河北省十一屆政協委員、河北經貿大學教授馬勝祥
在縣域經濟內,國家出臺的小微、惠農政策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縣域經濟的金融環境和制度環境。
12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決定繼續加大惠農稅收政策。比如對金融機構不超過5萬元的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營業稅,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保險公司開展種植業、養殖業保險業務的保費收入,按90%計入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擴大對農戶的保險保障和服務。
好政策需要落地才能生根。就此,河北省十一屆政協委員、河北經貿大學教授馬勝祥認為,在縣域經濟內,國家出臺的小微、惠農政策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縣域經濟的金融環境和制度環境。
馬勝祥在調研時發現,金融機構和縣域居民信息不通暢的現象大量存在,小微企業主和農戶渴望政府部門來協調解決這些問題。但有些縣級政府還沒有履行金融協調職責的部門即金融工作辦公室。有些縣雖然有專門的部門,但存在職責不清不明的現象,或者有機構但人員沒有到位,金融工作還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沒有落到行動上。
“很多稅收優惠只有通過銀行這個中介放款才能真正讓小微、農戶享受到。”為此,馬勝祥建議,在出臺具體的扶持小微、惠農政策時,完善縣域經濟的金融環境至關重要。
“首先是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其次才是強化縣域金融服務平臺建設。先宏觀,后中觀,最后落實到微觀小微企業、農戶上,才會更有效。”馬勝祥說,各縣域政府應明確重點支持什么,鼓勵發展什么,支持和發展的產業是否適合當地情況,是否有前景等等。在此基礎上,縣域金融工作辦公室等部門才能明確其職責范圍,在促進銀企合作時更加有的放矢。
小微企業、農戶對金融、財政等信息的需求,存在著面廣、分散、小額等特點。為此,馬勝祥建議,要調動縣域居民主動參與的市場意識,提高誠信意識,需要在宣傳上多下功夫。
“比如,可以由各級宣傳部門、各級人民銀行和財政部門出面協調,培訓專職人員(或大學生村官、選調生)深入鄉鎮、村,利用鄉村板報、戲曲舞臺進行宣傳,也可以借助電視臺、廣播電臺以及所在地新聞媒體等途徑開設專欄宣傳,解說誠信文化、講解金融知識和財政等支持政策。”馬勝祥建議說,還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現代新媒體載體,通過微視頻等方式進行宣傳。
在載體上,馬勝祥認為,開展誠信村鎮建設是一個有效的方式。“通過專職人員深入鄉鎮村戶宣傳,這在很多政策宣講上都是一個有效的方式,這個好的傳統不能丟。通過構建誠信戶、村、鄉或者鎮,達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對于農村創業人員來講,土地是其最重要的財產。如何讓這部分財產動起來,成為金融資產?馬勝祥分析,農地擔保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有些地屬于自己承包經營,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確權,并且試點允許作為擔保資產。另一種是租賃性質,這在村鎮小微企業中比較常見。
由于租賃土地不符合《擔保法》要求,不能作為擔保、難以得到金融支持。為此,馬勝祥建議,土地管理部門重新規范中小企業用地行為,根據土地流轉有關規定,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由土地部門統一為其辦理有一定期限和條件的土地使用證,讓租賃土地符合《擔保法》的規定,為企業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稅收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