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史記·資政>新曙光新曙光

張瀾延聘魏時珍

2014年10月16日 14:24 | 作者:張廣華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張瀾先生

張瀾先生

 

德國哥廷根大學    第一個中國留學生———魏時珍

德國哥廷根大學 第一個中國留學生———魏時珍

 

  1920年4月,24歲的魏時珍前往德國求學,報考當時有“數理王國”之譽的德國哥廷根大學,成為該校第一個中國留學生。在哥廷根大學經過4年的苦讀,魏時珍于1925年被授予數學、物理學博士學位。這也是中國人在哥廷根大學獲得的最高榮譽。

  本文講述的是新中國成立初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第一屆中央委員會主席張瀾先生與魏時珍教授之間的深情厚誼。張瀾先生的崇高品格以及尊重知識、愛惜人才的風范可見一斑。

  1926年,我的祖父張瀾先生被任命為國立成都大學第一任校長,他非常注意師資建設,提出了“打開夔門,歡迎中外學者來川講學”的口號。

  他在延攬人才時,不抱任何偏見,用人唯才,不拘一格。不管是哪黨哪派或哪一幫的人,只要在學術上有地位,有創見,一律兼收并蓄。當時在成都大學教師中,各種政治派別的人物都有,既有國民黨人熊曉巖、張錚、曹四勿、黃季陸,也有共產黨人楊伯愷,還有國家主義者何魯之、李璜;既有崇奉孔孟、精通國故的“蜀學宿儒”徐炯,也有像吳虞、李劼人這樣熱心新文化運動的新派人物;難得的是,偏僻的四川居然還有幾個外籍教師。

  他還通過各種關系和派出專人,到省外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擔任教職人員。魏時珍就是他用重金從上海聘請到校的“庚款文化基金會”的特聘教授之一。

  青年才俊

  魏時珍在德國哥廷根大學求學期間,朱德和孫炳文二人到德國尋找馬克思主義,就寄居在魏時珍宿舍附近。魏時珍幫助朱德、孫柄文補習德文。從學字母開始,對于年近40的朱德,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確是很困難的,朱德與魏時珍由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此外,魏時珍還關注著國際最新的物理學動態,當他聽說《相對論》作者愛因斯坦正在柏林大學講學,便馬上給愛因斯坦寫信,希望能得到指導,請求他允許其將《相對論》的基礎知識介紹到中國。在得到愛因斯坦的首肯后,魏時珍遂夜以繼日精心研討,撰寫了一篇關于相對論學說的科學論文,連同愛因斯坦的復信寄回祖國發表在1923年的《少年中國》月刊上。文章的發表極大地促進了相對論在中國的傳播,魏時珍也成為最早向國內介紹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學者之一。

  我祖父聽到四川有這么一個青年才俊,非常高興,將魏時珍從上海特聘到成都大學。

  舟中論道

  1982年魏時珍寫文章“憶張瀾”,深切緬懷自己的校長誕辰110周年。

  他講了這樣一件事:因事隨張瀾先生從南充舟行赴重慶,他詢問張瀾先生當時有關《論語》“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一句的斷句爭論問題,有的人斷為:“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當時,我祖父講了兩種斷句的依據。魏時珍感嘆于我祖父博覽群書,且無門戶之見。

  舟中又談論了諸經中,連韓愈都認為最為難讀的是《儀禮》。而我祖父專攻《儀禮》。魏時珍十分佩服,他說“……先生獨不為難,敢于摧堅挫銳;別的不說,但是這種求學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后輩學習的。”

  魏時珍由衷地佩服道:自清末以來,張瀾先生的政績和他的奮斗精神,無疑,知道的人是很不少的。但是,他的學問造詣和哲學思想,看來,了解的人恐未必多。據我所知,在這方面,他的成就也是卓著的。“我深佩先生在學術上的成就。他不但是一個經師,而且是個思想家。”

  “歷史問題”

  魏時珍剛到成都大學任教時,由同事李璜介紹參加了青年黨。后來,青年黨參與了民盟的建立,也是組成民盟的三黨三派之一。1946年,因為堅持親蔣立場,與民盟對立,被民盟開除。新中國成立后,青年黨被定為反動黨團。

  1951年1月25日,魏時珍因“歷史問題”進入成都南較場“政訓班”,“隔離審查”學習。知識界的朋友對魏的處境十分關心。當我祖父獲悉有關魏的情況后,2月,立即給周恩來總理寫信,坦陳己見:

  恩來先生:

  昨接成都友人胡助來信稱,魏時珍于一月間忽奉命往南較場集體學習,與匪特等受同一待遇等語。魏時珍為川北蓬安縣人,曾留學德國學物理,瀾主持成都大學時,聘任教授,后繼續主辦農工學院及國立理學院。雖早年加入青年黨,從不過問政治,瀾所素悉。擬請先生電告成都行政當局,如魏時珍無其他大罪過,可令來京進革命大學研究院學習,以容納知識分子,并加深其學習。特陳。

  此致敬禮!

  張瀾

  周恩來總理接到信后,立即通知川西行政當局告以“魏時珍的問題,要調查事實,慎重處理……”

  歷經函電往還,查清事實,溝通情況,魏時珍于1951年6月24日脫離“政訓班”的“學習審查”,平安回家。當年8月,四川大學正式聘魏時珍為數學系教授。

  同時,祖父專門去函,不留情面地批評他的缺點。信中寫道:“兄于理學院接管之時,稍受代表詰問,即認為皂白未分惴惴不安,大可不必。須知中共的基本精神,即在批評與學習;他們視學習等于生命,以批評提高警覺,每值學習與批評的場合,語貴坦白,義取徹底,蓋不問好人壞人,不論學歷、職位與年齡……兄之學詣,素所佩仰,除待間當代揄揚外,特略述中共作風,藉廣襟期。”

  自此,魏時珍一直在四川大學工作,1984年6月,德國哥廷根大學向這位60年前獲得學校博士學位的第一位中國人頒發了《金禧特別紀念證書》,表彰他數十年來在數學領域的成就,以及為增進中國與德國之間數學交流所作的卓越貢獻。

  1992年初,魏時珍先生在成都病逝。

  (本文作者系張瀾先生之嫡孫、中央民族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編輯:曾珂

關鍵詞:張瀾 魏時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