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教師節應該固化教師的職業信仰
今天是教師節,中國教師第30次過這個屬于自己的節日。
所有節日都是一種文化符號,都在體現一種生活方式。教師節當然也不例外。教師節到底包含著怎樣的內涵,這一天到底如何才能過得有價值意義,最終取決于每個教師的認知和行動。
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沒有理性認知的教師節,同樣也過得不好,沒有意義。那么,教師到底應該如何過節?
表面來看,教師如何過節,有來自國家層面的宏大敘事,有教育部門具體的規范流程,還有社會的公共訴求,以及學生家長的參與互動。但是,每個教師如何從這一切因素中提煉出職業價值,尋找到屬于自己個體的過節方式,才是至關重要的。
我的建議是,在教師節這樣的時間節點,每個教師在經歷一天的熱鬧之后,都應該懂得沉靜下心,去理性盤點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的職業人生,來厘清教師的職業價值,然后來固化自己關于教育的職業信仰。
媒體曾經報道稱,有太多教師平時過著“掙扎的人生”。諸如待遇差,福利低,工作極度辛苦,要承擔無限責任,這些都是老話題,不想重復。而且,教師的委屈還有很多,比如,有時還可能因為充當教育體制積弊與教育權力失范的替罪羊了,去承受太多不理性批評。
當然,教育園地里也的確有“一只老鼠壞一鍋湯”現象。前兩天,揚州一名幼兒園教師就在微博上展示“大閘蟹”禮盒,還配有“學生家長送的,不要說我膚淺,我更喜歡人民幣”的文字,這種現象當然會對教師產生很大的污名效應。不過,面對再多的喧囂和誤解,每個教師也都應該懂得自己應該如何存在。
我認為,教師應該在政府、學校、社會、家長、學生等等對這份職業的種種訴求中來找到最大公約數,并將之與自己的價值信仰進行深度融合,進而驅動自己的職業人生。
比如,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作為教師,如何將這個看似宏大主題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行為中來使之真正接地氣嗎?同樣,所有的節日都不能只是一群人的狂歡,在走出單位組織化、儀式化的慶祝活動之后,在面對家長和學生無數的祝福之后,教師又如何平衡各種情感訴求,來形成新的動力,更加從容自信地去“傳道、授業、解惑”呢?
教師過節,說到底也就是通過這個節日符號,來真正增加教師節在禮儀性、象征性、情感性、倫理性的綜合力,來對教師的價值進行更為深刻的記憶,并為之注入新的時代元素,最終使得自己的職業行為既獲得外部的普遍認同,又能有著內心的職業信仰。這一節,都需要教師首先應該是個精神獨立與思想自由的公民,對教師職業擁有個體最為清醒的認知和信仰。
也只有如此,面對種種不公與委屈,教師才會懂得去維護自身的尊嚴與權利,去熱愛這份崇高的職業,從而告別“掙扎的人生”,做一個幸福又快樂的人。(單士兵)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教師節 職業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