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提案工作提案工作
提案不能一般化
提案不能一般化
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職最直接、最廣泛的有效形式。委員們身處改革浪潮中,及時發現問題,認真調查研究,通過政協既有渠道反映到決策層,并通過相關部門的辦理,往往成為解決某個問題,推動某項改革的契機。人民政協65年來的歷史,留下了許多著名提案,遠如教師節的設立,近如最近大運河申遺成功,要論首倡之功,都得提到政協提案。
然而,現實中我們也會看到這樣的提案,立意不可謂不高,起頭便拉開架勢展開宏論,羅列問題面面俱到,說到建議則大而化之,多用概括性語言,如“大力加強”“努力實現”“高度重視”云云,所列問題并未超出人們的普遍認知,所提建議相關部門早已納入視野,甚至有的已在實施之中。
下筆千言,實無一策,究其原因,乃是一般性建言,建一般性的言。文風反應作風,此風不匡,危害不小,首當其沖,制度的效能被大大降低了。提案本是實現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政協委員以獨特視角反映黨政機關自身不易發覺的問題和難以聽到的意見,正可提供難得的決策參考。但現實中卻常常聽到來自兩方面的抱怨,一方面是委員抱怨提案辦得不夠實,有的部門僅僅是走形式;一方面政府部門也抱怨,提案量太大,感覺養分不多、不夠解渴。于是就有了這樣一種現象:委員一般性提,部門象征性辦,彼此配合完成“任務”。到頭來,制度的效果沒有實現,行政資源卻空耗掉了。
要使制度高效運轉,需要每個環節都迸發活力,具體到提案,則需要提辦雙方更好地配合。提案首先要提得更有深度、更有新意,更具可操作性。坦率地講,由于未必掌握核心信息,對政策的推行進度也缺乏直觀了解,政協委員提問題建議容易提不到點子上。補足短板,得靠兩端,既要靠政府部門提供信息,資政首先要明政,委員知情權應得到制度化保障,才能更好地履職;更要靠自己接地氣調研,政協委員亦官亦民的身份,讓他們有充分的便利獲取民意與民智,而這種自下而上的反映,可謂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的重要常規渠道,也正是人民政協的獨特優勢之一。有了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提案便有了克服一般化的利器。
從政府部門角度講,盡管近些年來探索了一些領辦、督辦等提案辦理機制,但辦理的實效仍待提高。如何把政協提案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抓手,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主動精神是做好工作的法寶,提案承辦單位與其被動地來案就辦,不如主動溝通、主動“喂料”,把部門所轄工作的進度、推進的難點和盤托出給政協委員,甚至直接交課題給人才智力密集的政協,沒準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況且,人民政協是發揚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一項政策措施在推出以前,如經過聯系廣泛的政協平臺的錘煉,便能吸收各個方面的意志與訴求,將極大減少其推行的阻力。
人民政協有著獨特的優勢,要充分發揮這種優勢,便不能一般性地履職。俞正聲主席曾提出“三個拒絕”:拒絕冷漠和懈怠,拒絕浮躁和脫離國情的極端主張,拒絕奢靡和一切利用權力或影響謀取私利的行為。以此為準繩履職,委員主體作用才能充分涌流,人民政協生命力才能更為彰顯。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提案 一般化 政協委員 政協 人民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