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回望之六:《金瓶梅》·《水滸》·太白樓
本文原載2006年5月18日《人民政協報》一版,記者孫煒,為全國政協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考察報道之六
來到聊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碧波萬頃的東昌湖,它環繞聊城古城四周,面積5平方公里,是我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當此美景,全國政協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考察團成員的眼睛為之一亮。
因為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是以黃河為界分為南北兩段,北段已于20世紀70年代斷航,考察團所經之處,盡見干涸的河床,而聊城顯然是一個特例。聽當地的領導介紹,聊城人非常珍惜這一大盆湖水,并且引以為傲,稱自己的城市是“美麗的北方水城”。
聊城人非常珍視文物古跡,精心保護好像重修明萬歷的舍利塔、鰲頭磯、山陜會館以及古城內的光岳樓等,同時對歷史文化也倍加珍惜。
珍視文物古跡和文化傳統的地方不僅僅是聊城,比如考察團路經的山東臨清和濟寧,甚至連小孩都非常熟悉我國古代的文學名著,因為這些名著所寫的小說背景和他們有關。
在臨清,人們對明代萬歷年間誕生的文學名著《金瓶梅》十分感興趣。他們不辭辛勞地百般考證,例舉小說中所寫的清河實際上就是臨清,比如小說中的數十個地名,都可以在臨清找到實例。不過,《金瓶梅》中所寫的潘金蓮喂養的雪獅貓,的確是臨清的特產,相傳是13-14世紀由阿拉伯、波斯傳入的獅貓與當地的品種“通婚”的結果,是世界珍貴的寵物。
濟寧人對于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情有獨鐘,因為水滸的發生地正是誕生過軒轅黃帝和孔、孟、顏、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鄉。以武松打虎地———景陽崗命名的白酒廣告,在濟寧的街頭隨處可見。
濟寧古城運河邊上有座太白樓,原為唐代開元間一家賀蘭氏酒樓,因李白在此飲酒而得名。現保存有據說是李白的手書“觀”字碑石。
此石最早發現于元代至正年,是李白的書法“壯觀”二字,幾度失佚,后被清代巡漕梁上國在治理運河時發現,已破損,僅存“觀”字,梁上國自己又在此石上跋語125字,現在碑石就保存在太白樓供游人觀瞻。
據我所知,目前我國存有李白手跡的地方共有三處:其一是大收藏家張伯駒舊藏的《上陽臺帖》,為清宮之物,由張先生于解放初期贈送給毛主席,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因為沒有確信的李白手跡資料可供考證,所以《上陽臺帖》是否是李白的真跡,學術界沒有定論;其二是天津薊縣的獨樂寺的牌匾上“獨樂寺”三字,相傳也是李白的手跡,著名文物鑒定家史樹青先生認為是真跡,但是反對者眾,更難有定論;第三則是濟寧古城運河邊上太白樓上的這塊“觀”字碑石,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考察,似乎比以上兩處更加難以服人。
但是,不管濟寧“觀”字碑石是否是李白的手書真跡,它已經融入了我們的歷史上百年,而濟寧人這種保護文物珍視傳統的精神,確乎應該贏得世人的尊重。
(原載2006年5月18日《人民政協報》一版)
編輯:付裕
關鍵詞:太白 李白 金瓶梅 濟寧 水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