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 協商
靜下心俯下身扎下根 資興市政協踐行群眾路線
一份沉甸甸的為民答卷——資興市政協踐行群眾路線紀實
主席會議上考試,按月通報工作進展,按季度對工作成效進行現場評議……一場場精神洗禮,一次次作風錘煉,讓政協工作繃緊了弦,開足了馬力。
下基層開展調研視察活動,靜下心、俯下身、扎下根,成為200余名委員和政協工作者的真實寫照。
委員們“沉”下去,“撈”上來沉甸甸的民意:爭取省湘菜學院落戶資興;促成資興職業中專學校與全市“一戶一產業工人”工程培訓聯姻,讓更多技工得到更專業的培訓……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資興市日益呈現出一種渠道豐富通暢、群眾心氣順暢的政治生態。在這種政治生態的建設中,市政協以其獨特的位置和工作理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煉為民之心,增為民之力
這是一次主席(擴大)會議,也是一次突擊考試。
“經濟界委員活動小組的組長是誰”、“工商界委員活動小組重點督辦的提案是什么”、“城區高地段供水工程建設進度如何”……這場特殊的考試,“主考官”是市政協主席鄭艾萍,“考生”是事先毫無準備的市政協機關干部。考試內容涉及各鄉鎮(街道)政協聯工委、活動小組組織狀況、當前進行的工作等。
考試持續了15分鐘,與會人員感受強烈的不僅是會議形式的變化,還有工作考核的壓力。“現在開會猶如‘趕考’,再也不是坐一坐、聽一聽,就能糊弄過去了的。”
不僅開會“趕考”成為常態,各辦委工作除了要進行月調度、月總結、月通報外,其負責人還要按季度向常委會議述職,工作能否稱職由現場民主評議打分說了算。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提了神”、“充了電”的,不僅僅是政協機關工作人員,還有政協委員。
自3月中旬開始,市政協組織各鄉鎮(街道)政協聯工委和委員活動小組開展下基層調研視察活動,200余名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進社區、進村組,進企業“接地氣”。委員們與群眾面對面座談,開展了20多次專項調研視察,收集到20余條社情民意信息,內容涉及農業產業化發展、土地流轉、環保建設等。
“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首先應針對實際情況對癥下藥,消除部分人‘政協任務不重、工作不在一線’的消極思想,通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激發每個成員踐行群眾路線的高度自覺性。”鄭艾萍說,這就是推行一系列改革的初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市政協進行的一系列革新和探索,不僅凝聚了政協內部之心,而且鍛造了政協為民之合力,政協組織和委員隊伍活力進一步增強,政協改進作風、聯系群眾的成效進一步凸顯。
政協走進人民,人民走進政協
市政協把教育實踐活動煥發出來的政治和工作熱情,切實體現在履職之中。
3月28日市政協常委會議通過的《2014年工作要點》,讓常委們很興奮:“《要點》里最多的字眼是‘群眾’和‘民生’,這是我們所期盼的。”
為了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市政協還分別出臺了機關干部、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聯系群眾工作方案,完善了政協委員定點聯系基層、幫扶困難群眾等方面的工作制度。
政協走進人民,搭建了為民發聲、為民議政的綠色通道。“我們村共有384戶,缺水的就有146戶……”這是政協委員在宏福廉租新村了解到的情況。
市政協隨后組織的專題調研掌握了更多情況:資興城區共有水泥廠家屬區等23處高地段住宅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涉及居民5000多戶2萬多人。
委員們“撈”上來的民情民意得到了各方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相繼在政協調研報告上作出批示;市政協將相關提案列為主席領銜督辦的重點提案;市財政、自來水公司、街道辦等開始協調聯動。
不僅僅是政協走進人民,還要讓人民走進政協。市政協在督辦相關提案時,邀請群眾參與,并將滿不滿意交由群眾說了算。
“人民政協為人民。政協不僅要踏踏實實為民辦事,更要為群眾有序的政治參與提供渠道與信心。后者正是人民政協這個開放的民主機制的本意。”鄭艾萍說。
不久前,一場電視問政式的提案督辦懇談會在市政協會議室舉行。整個懇談會由資興電視臺全程錄播。
幾輪協商討論后,終于在資金來源上達成一致:二次供水設施建設費用列入財政預算,后續運行和管理費用由自來水公司承擔。
解決方案公布后,在座的委員和群眾代表現場舉牌評議,經過三輪舉牌,評議結果:滿意!懇談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有心人+貼心人+熱心人
市政協把關乎群眾基本生計和權益保障的問題,優先納入履職議題。
“改革進入“深水區”后,困難重重、矛盾交織,發展是我們的大局,凝聚人心、提升民氣也是我們的大局。”鄭艾萍認為,政協不僅要作關注民生的有心人,還要作保障民生的貼心人、改善民生的熱心人。
12歲的李佳偉是興寧中心完小六年級學生。2002年,不到1歲的他失去了父親。不到2個月,飽受打擊的母親出走,只留下爺孫倆相依為命。
市政協6年來堅持開展的“敬老·助學·孝親”愛心工程活動,讓小佳偉有了新的依靠。政協委員鄭偉認了這門親戚,為他送上了愛心助學金,還承諾負擔小佳偉今后所有的學習生活費用。
和小佳偉一起受到資助的還有99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和100名曾經有貢獻的困難老人,首批24名“孝親模范”也在活動中受到表彰。
2010年9月,中央財政撥出專款,向全國12.3萬名抗戰老兵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每人3000元。然而,一些地方在政策執行中,并不負責“國軍”老兵。關愛老兵志愿者和部分“國軍”老兵找到市政協,表達將補助金發放范圍涵蓋“國軍”抗戰老兵的呼聲。鄭艾萍當即在書面材料上作了批示“抗戰老兵是從槍林彈雨中走出來的民族英雄,必須善待好他們”,并會同統戰部和民政局進行了溝通和協調。2011年2月,資興市相關部門陸續將補助金發放到10多位“國軍”抗戰老兵手中。該市的補助模式獨樹一幟,開了全省先河。
今年4月,資興市關愛老兵的做法和救助模式經郴州市政協推廣到了郴州各縣市區。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市政協 政協 活動 資興市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