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微刺激該怎樣刺激
全國政協經委會副主任:解決好市場和政府關系
微刺激該怎樣刺激:專家建議貨幣不能大水漫灌
微刺激清單拆解——該怎樣刺激?
目前,減少稅費依然是小微企業最迫切的政策需求。這些小微企業的心聲,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也聽到了,從2012年開始,政府對小微企業的關注漸增。兩年來,部委層面共出臺了77個配套文件。
當前,最大的壓力,就是穩增長的壓力,在地方政府眼里,穩增長依然離不開項目,離不開招商。如何招商,考驗著地方政府每一位負責招商的官員。
如何應對今年下半年的經濟下行風險,究竟該如何微調一些宏觀政策,且聽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微博]的建議。
《《《
一家小企業的告白:雖有“微刺激”更想松松綁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北京的上地和西三旗匯聚著上萬家軟件企業,無數“程序猿”和“攻城獅”們,在一個個的格子間里憧憬和實現著他們的創業夢和中國硅谷夢。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造訪了一家正在成長的小企業。這家小企業從“微”到“小”,僅兩三年時間,從草創時期的三五個人,到目前擁有上百名員工。
他們用創業的經歷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稅費減免等一系列扶植小微企業的措施很難落地。這些優惠是有‘代價’的。企業不需要優惠政策,只求審批松綁,該市場的部分交給市場。”
扶植小微企業政策難落地
29歲的小梁(化名)黑黑瘦瘦,戴著眼鏡,一身運動裝,耳朵里塞著耳機。他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配置得很講究。這是一般IT男們都有的特征。
“當初選擇創業,純粹就是因為夢想。”小梁說,無數人認為他太瘋狂,放棄高薪來屈就每個月2000多元的薪水,在互聯網大潮中尋找創新機會。
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起他們有沒有享受到近兩年對小微企業的一系列優惠和扶植政策時,他的創業搭檔、同為80后的老張(化名)對記者說:“非常遺憾,我們沒有享受到任何針對小微企業的優惠政策。”
去年以來,數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都在強調對小微企業扶植的重要性。
“創業第一年,我也曾關注過這些政策。”老張說,“后來發現申請這些政策要辦很多證照,耗費時間長。并且這些政策也不是白拿的,需要給政府稅收等的承諾。政策落地比較難,不是那么順暢。”
公司草創時期的老張他們,無法將精力盯著這些優惠政策。“那會兒我們每時每刻想的都是市場和用戶,就這么三個人,哪里能抽出精力來專門跟政府打交道、研究政策呢?”
“我們都在這個圈子(創業公司)里。這圈子不大,面臨的問題大致相同。我們一直沒有看到大家爭相去申請優惠政策。”老張說,小微企業需要的是透明而且落地快的“綠色政策通道”。
“如果政策真的特別實用,相信大家對此都會非常敏銳的。如果政策落地要等好幾個月以上,那對企業來說就意義不大了,成了雞肋。”
企業需要的是政策松綁
“現在很多審批在逐漸取消,這是好事。”老張說。
從2013年初,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就把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作為第一件大事。截至2013年11月1日,中央部委已經累計取消或下放了334項行政審批管理事項。同時,降低了企業登記注冊門檻,一系列激發企業活力的改革措施相繼出臺。
就在三年前,老張去注冊公司還得實繳,并且還要驗資。他還記得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打電話咨詢稅務部門找不到人,上門求助還要排長隊等候,找到人后幾句話被打發、只好往返折騰多次才解決了問題。這耗去了這個創業公司不少寶貴的時間。
“企業的精力應該放在用戶和市場身上,不該放在跟政府打交道上。”小梁說,“如果在硅谷,我們只需要在網上填一套表格,一個小時就能完成企業注冊了。可是我們創業的時候就不行,可能連一個辦公地點都找不到。”
創業時期的這群年輕人,連注冊資本都要東拼西湊,自然拿不出更多的錢去租用“合規”的商用樓。許多青年蜷擠在租住的民宅里,“曲線”實現自己的夢想。
“政府也做了一些努力,蓋了些人才公寓吸引創業就業。”小梁說,但那些空間依然有限,“該進去的依然進不去。那些樓也不一定是企業想要進去的。”
小梁和老趙都認為,科技型創新企業需要的不是政府給錢、給物,也不是免稅收,“我們其實不需要政策刺激。”
“一般的創業公司早期不是處于盈利狀態,而是處于快速發展狀態,所以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對公司來說沒有太大幫助。”老張說,創業者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政策刺激”,而是“審批松綁”,“減少對創新型企業的限制和法規上的審批,這對于激發企業的創造力有更好的幫助。”
在融資層面,小梁他們在找金主方面沒有太大的困難,因為他們的項目夠有創意和增長潛力,吸引了充足的海外風險投資基金。然而,尷尬而普遍的VIE(協議控制)讓這些互聯網創業公司“有錢難用”。
中國吸引海外資金采用的是VIE方式,包括新浪、阿里巴巴[微博]等都是如此。根據相關規定,海外的資金進入國內,需要通過外管局審批。
“我們從成功得到一筆融資到能順利使用這筆錢,最快也要三四個月。”老張說,“而創業公司每天都在成長。錢等上兩個月都是不可思議的事,因為用戶、市場和訂單都損失了。”
讓市場的權利回歸市場
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工信部。
從2012年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14號文)開始,政府對小微企業的關注漸增。兩年來,部委層面共出臺了77個配套文件。
“應當說中小企業發展總體還是比較好的。”工信部中小企業司司長鄭昕說,在工業企業發展的速度和利潤指標方面,中小企業大概比平均水平高出一個多百分點。
2013年8月,國務院曾對“14號文”的效果作了第三階段評估,李克強親自對評估進行了批示。
“如何營造好他們的發展環境,需要我們認真研究、找準問題,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鄭昕顯然很清楚小微企業的訴求。
“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對廣大小微企業來說,當前面臨的是生產經營壓力,更多的訴求是減負普惠和對他們提供公共服務。”他說,“而對非公有制經濟,也即民營經濟或者民營企業更多的是公平準入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解決企業的問題,在全國政協常委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看來,還是要解決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問題。這也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的重要內容。而這,也是小梁這批創業者所期望的。
《《《
一位地方官員的心聲:招商任務能完成一半就不錯了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聚焦地方,穩增長這三個字附帶的還有揮之不去的壓力。
“企業張口就要一千畝地,我們沒有,按照每年的土地指標,至少需要三年才能供應得了,但是企業等不了這么久”,通過江蘇省一名地方官員日前親歷的一次招商引資經歷,可以窺見地方目前發展壓力的“一斑”。
地方如何從穩增長承壓的現狀中解脫出來?調結構是否為一劑良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在6月4日專訪了上述地方員。
NBD:目前您所處地區的招商引資進展如何?有指標要求嗎?
地方官員:指標及計劃和往年一樣,分別分解到每個部門,包括二十多個鄉鎮,合計一百多個部門,每個部門平均分配到兩至三個的招商引資項目任務。
我假設一個最理想的情況,如果說到今年底,大家能把下達的任務全部完成的話,就能有400~500個左右的投資新項目上馬,投資金額超過幾百億元。當然,這種任務指標是不可能全部兌現的,能完成50%就相當不簡單了。
NBD:如果到年底沒有完成任務,會有一些處罰措施嗎?
地方官員:指標的制定,的確有高壓的成分在里面。雖然指標下得很重,任務量很大,但我認為適當出點高壓政策不是什么壞事,人都有惰性。
當然現在不像過去幾年那樣,完不成招商目標就會處罰你。最終我們會考慮實際情況,形象地說,就是無情的合同,有情地執行,畢竟有些東西不是完全能掌控的。
NBD:根據您的觀察,現在的地方招商引資環境如何?有沒有一些阻礙?
地方官員:一個招商引資任務來了后,需要很多東西配套,首先配套的就是土地,以縣一級為例,工業建設用地、商業建設用地加起來一年的指標只有300畝。
去年我們和一家大企業談,對方想做產業園,但這一個項目就要1000畝地,投資總金額能達到20億元,但是因為土地指標的限制,就遇到了一個矛盾,一方面要完成招商引資的任務,一方面又沒有這方面的土地配置。
NBD:還有哪些因素增加了招商引資的難度?
地方官員:事實上,除了土地供給,更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投資環境以及環保容量的考量,因為企業落戶后要排放廢水廢氣等廢物,如果沒有地方給企業解決這個問題,企業落戶就有困難。
其次是勞動力的問題,需要考慮究竟有沒有足夠數量的,具備相應文化素養及知識水平的勞動力可用。
另外,在產業布局上,也會產生一定的規劃沖突。還有一點就是地方政府對企業的稅收政策吸引。綜合種種因素,招商引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去我說的地方政府層面的種種考慮,還有企業自身的調研體會、投資規劃及資金承受能力等。
NBD:從宏觀調控的角度看,如何促進您所在地方的經濟發展?
地方官員:從社會手段看,我認為可以給企業適當的扶持,一個是名義上的扶持表彰,還有經濟手段,也就是從政府現有財力當中,拿出一部分來當做基金,對有成長價值的產業及企業展開補助,甚至進行獎勵。
NBD:從產業鏈發展的角度看,下半年應如何拉動地方經濟發展?
地方官員:我們可以拉長產業鏈,我們在規劃發展時,就要兼顧高端、中端、低端等不同類型的產品,調節好不同類型產品的比例。推動產業鏈中資源循環利用,比如A企業的廢棄物形成B企業的原材料,在拉長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全產業鏈。
其次,我們還應該把產業鏈做寬,我打個比方,比如機械加工這一塊,可以生產客車配件的某一家企業為龍頭,帶動一大批和其類似的企業,把汽車配件這個行業做全了,不管是汽車門,還是小小的雨刮器,產業鏈都能覆蓋,這就是做厚、做寬。
在上述基礎上,不能忽視的一點是,接下來要加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系去年11月國家提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定義,制定合理規劃。
《《《
一位專家的建議:貨幣不能“大水漫灌”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步入增速換擋期的中國經濟,或正面臨著一定的經濟下行風險。
回溯今年以來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穩增長”一詞頻頻體現在會議中,或者露臉于會議結束后,業界針對宏觀經濟形勢的預判及建言中。
如此高的提及頻率,令人不得不產生擔憂,接下來宏觀經濟是否有下行之惑。如果擔憂實現,今年下半年將如何面對宏觀經濟下行風險?
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日前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細細拆分增速換擋期間的經濟形勢及發展風險,并就實業發展、投融資體制等方面提出政策調控建言。
貨幣政策須適度“放水”
NBD:陳老師,能否針對性提出一些宏觀調控方面的政策調整建言?比如投融資體制,以及財政政策?
陳玉宇:首先,穩增長是必要的,這一點也頻繁體現在中央文件中。如果今年下半年經濟變得低迷,決策層需要開閘門,通過寬松的信貸政策和貨幣政策,通過“放水”來解決問題。但這樣的副作用是有可能造成制造業和有創新的服務業活力沒起來,但城市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則向著不可持續的道路前進,所以這是一個蠻難的選擇。
NBD:具體來看,如何平衡您說的“蠻難的”貨幣政策?
陳玉宇:我的想法就是第一,下半年貨幣政策繼續保持穩健,但是要適度的放松。貨幣政策的適度放松是為了避免經濟大幅下滑的風險。
不是要“大水漫灌”,是要適度的放松,因為不可能通過一天的,一個基調的緊縮就把問題解決了。
你不要放得那么松,但是你要適度放松,光靠緊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貨幣政策應該有所適度放松,適度放松是為了避免日后的被迫的完全不自主的導致的放松。這是對下半年的政策建議。
建立跨部門宏觀調控架構
NBD:下半年對于投資方面的提振,您有哪些建言?
陳玉宇:我的第二個政策建議是,對于穩增長的措施,還應該主要集中在提振需求方面。
我認為下半年的政策完全可以體現在投資方面的提振。投資方面的提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宏觀政策部門甚至各省,來選擇有活力的、有擴展潛力、其人口、經濟規模、增長的潛力與空間比較大的城市,在這些城市實行與全國不太一樣的差別政策,在這些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的開發,都可以比較放心大膽地促進,而不是要約束他。
第二,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要盡快穩妥推進長期資本市場工具對基礎設施融資的支持。在長期資本市場建設過程中,用于支撐基礎設施建設的方面要放開步伐,下半年可以趁機推出這方面的政策。
第三,我國應該進一步放松中國企業資本到世界各地去,同時也吸引世界各地的資本到中國來,這種大出大進能夠促進中國經濟質量和繁榮。
http://d6.sina.com.cn/pfpghc/270fdd4c56d441ee83a0815f6b4794f9.png
NBD:就“大進大出”來看,是不是在資本流出方面,還有一定的政策調整空間?
陳玉宇:今年下半年要加強宏觀調控的技術性。
現在的情況是我國宏觀調控的部門,和宏觀調控的框架,存在部門分散化、權威性不足、知識能力不足等問題。
目前國家財政部、人民銀行[微博]、發改委、證監會[微博]及銀監會等各個部門都有一部分的權力,所以宏觀調控的部門化、調控的分割化,是不利于整個宏觀調控的。我這頭緊,你那頭松,我這頭松,你那頭又緊。
未來的宏觀調控應該有開放的心態,在國內建立跨部門的宏觀調控的架構。同時,中國穩定經濟的調控政策應該與其他重要經濟體,例如歐洲、美國等的宏觀政策相互協調,這種協調機制應該變成常規化的一部分。
在這種國際宏觀政策的協調和互動當中,國家的宏觀經濟管理部門的知識能力建設也會快速得到提高。
(實習生劉傳奇對此文亦有貢獻)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企業 政策 政府 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