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徐書真:雪域高原的"白衣度母"
■人物名片
徐書真,生于1953年8月,1969年11月入伍,現任武警西藏總隊醫院特檢科主任。帶領團隊為藏區兒童進行心內血流速度參數及心臟功能形態監測,為預防藏族兒童高原心臟病提供科學依據。她與官兵一起捐款捐物共計60多萬元,幫助32戶少數民族家庭脫貧致富。協助地方衛生部門發起成立“西藏自治區超聲醫學工程學會”,主動籌借資金90多萬元,舉辦5期全區超聲培訓班,培訓骨干1500余名,填補了西藏沒有超聲診斷的空白。
西藏的天是那種沁人心脾的藍,云透著不沾染任何雜質的白,空氣干凈清新。徐書真像一朵雪蓮花,在雪域高原上靜靜地綻放著。1999年自愿援藏至今,她始終把一心為兵、真情為民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15年來,徐書真跑遍了全區7個城市和1個特別行政區,深入120所邊遠地區中小學校,為4900余名學生進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診斷,檢查病患40余萬名,診治危重病癥1200余例,用無私的奉獻兌現了一名軍人、醫生、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在藏區,各族群眾都親切地稱她為共產黨員的“白衣度母”。
徐書真說,被上級“點將”到西藏那年她47歲,“西藏的艱苦我早有耳聞,自身又患有心臟病,去還是不去,當時也考慮了很久。”雖然有過思想斗爭,她還是懷著忐忑的心情領命了。
“西藏缺氧,但不缺精神,苦地方、窮地方,是干事業的好地方。”歡迎宴會上,早已被高原反應折磨得暈乎乎的徐書真一口飯都不想吃,可總隊領導的這句話她聽得真切、更記得深刻。
強烈的高原反應,讓徐書真在醫院里躺了7天。上班后不久的一天深夜,一個瘦弱的姑娘被轉來急診室,主治醫生一邊為其輸氧,一邊急救注射藥物。20多分鐘后,女孩還是不幸停止了呼吸。
那一夜,徐書真難以入眠、思緒萬千:“我們的官兵常年在這里執勤、訓練;群眾天天要放牧、耕種,誰知哪一天就會被無情的高原病奪去生命。可現在,這里缺醫療設備、缺技術人才。只要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走。”與此同時,總隊醫院時任領導找到徐書真開門見山地說:“總隊領導交給我一個任務,就是要把你
留下。你留在這里,我們的官兵受益。”
想到雪域高原的官兵和群眾,徐書真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留下,這一留就是十余載。有人問她:“在西藏這么多年,你后悔過嗎?”徐書真坦言自己愧對丈夫和兒子,但無愧高原官兵,無愧西藏人民。
常年深入基層部隊、農村牧區、寺廟學校巡診,已成為徐書真生活的一種常態。2008年農歷正月十五,她與同事在當雄草原巡診,一位村民牽著兩只羊來看病,他說自己沒錢、要用羊頂替。徐書真告訴他:“共產黨派來的人民軍醫,是老百姓自己的醫療隊,是免費看病治病的。”經仔細檢查,這位村民得了膽囊炎,徐書真不僅免費給他看了病,還留下許多藥,叮囑他隨時到醫院復查并注意飲食習慣。
為研究高原缺氧環境對移居和世居高原人群的影響,徐書真先后對幾千例受檢者進行跟蹤檢查。為研究和探討高原缺氧環境對藏族兒童心臟功能及血流動力的影響,她對幾千名西藏地區4至6歲的兒童,運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術進行心內血流速度參數及心臟功能形態檢測,提出了藏族兒童心內血流速度參數的正常值,為預防藏族兒童高原心臟病提供了科學依據。在研究課題時,徐書真往往把調查點設在海拔相對較高的哨位,有時在外做實驗時,氣溫低達零下30多攝氏度,頭發、眉毛都結了冰,她都堅持著挺過來了。
2001年8月,徐書真策劃的第一期西藏超聲醫學提高培訓班在總隊醫院開班。當時只有5名學員參加培訓。如今,培訓班的規模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辦得好,已有1000多名學員拿到了上崗證。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贊許和榮譽,徐書真表現得很是淡然:“我只做了應該做的事。”
編輯:羅韋
關鍵詞:徐書真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