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中國人花5年能辦齊一生所需103個證
“辦證焦慮”呼喚政府轉型
“辦證焦慮”的癥結在辦證難,需要從辦事窗口著手改作風,也呼喚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型
一名中國居民,一生要辦103個證件。近日,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曹志偉拿出一張3.8米的“人在證(征)途”,展示中國居民從生到死的辦證之旅。
這103個證件中,多數(shù)都有合理性。但是乍一聽,103個證,也太多了!加上群眾對“辦證難”的固有印象,就勾起了群體性的共同焦慮。細細分析,群眾的不滿不僅在于辦證多,更在于辦證難。
辦證有多難?不妨舉個例子。近日,河北省衛(wèi)生計生委的一份報告中,記錄了一對夫妻辦“準生證”的過程:花16天,跑8個單位,開5份證明,蓋8個章,才辦下這1個證。要是每個證都這么辦,那每個人都至少得花5年在辦證上。
“辦證焦慮”之所以產(chǎn)生,正是因為類似的“辦證難”經(jīng)歷能引起共鳴。
辦證難,一些難是必要的,可能難以改變。比如身份證、房產(chǎn)證的辦理,手續(xù)多要求嚴,是為了保護居民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為了提高安全性,勢必要犧牲一定的便利。
但是“辦證焦慮”并非不能緩解,政府可以在“能改的難”上下大力氣。
短期見效,應從窗口著手改作風,不讓老百姓跑冤枉路、受窩囊氣。去年以來,公安部出臺措施:一趟能辦完的不讓跑兩趟,手續(xù)不全的要一次性書面告知,對困難群眾主動上門服務,刁難群眾的一律停職?,F(xiàn)在看來,整改措施具體,效果相當不錯。若能固化為長效機制,百姓勢必拍手稱快。其他部門也不妨借鑒。
長期治本,呼喚行政體制改革,加快向服務型政府轉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證件辦理、流程的制定,更多著眼在管得嚴、管得住,對群眾方不方便、服務是否到位、流程能否簡化,考慮得還不是很細致。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干部們首先就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回歸服務者的本色與本位。
解決老百姓的“辦證焦慮”,有關部門工作量必然會增加,服務難度也可能提升。但是百姓的便利與滿意,不正是服務型政府的價值所在嗎?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辦證 服務 政府 中國人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