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書畫動態(tài)書畫動態(tài)
專訪李燕:書畫鑒定的能力與道德底線
北京歌德拍賣于不久前舉辦的“勵壯丹青——李苦禪、李燕作品拍賣專場”,格外引人矚目。作為中國花鳥寫意繪畫大師李苦禪先生(1899—1983)與其子李燕的作品,聯(lián)袂登上藝術(shù)品拍賣場,這還是第一次。據(jù)了解,苦禪老的后人決定出版一套大型的《李苦禪全集》,權(quán)威性地著錄李苦禪先生作品的公私庋藏,不僅要集中展示苦禪老一生的藝術(shù)精華,更要為后世保存其鑒定真?zhèn)蔚乃囆g(shù)標準。任務(wù)艱巨,工程浩大。這一場拍賣會的舉辦正是為出版該畫冊而籌集資金。
在預展的現(xiàn)場,許多人拿著苦禪老人父子的作品請李燕先生鑒定。現(xiàn)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清華大學教授,第九、十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李燕先生,望著民間收藏的真真假假,心情猶如乘坐過山車,忽高忽低,五味雜陳。他曾經(jīng)對友人喟然長嘆,“盛世興收藏,本是我們可以欣慰的好事,但是,收藏成為一種熱門的投資產(chǎn)業(yè)之后,收藏市場已是渾水一潭,波譎云詭,水深莫測,人們都在一切向錢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僅與藝術(shù)品所弘揚人世間真善美的思想相背離,更造成了諸多矛盾,必須引起社會的重視。”
李苦禪 雙鷹遠瞻圖 1982年 138cmx68cm
書畫鑒定是一門專業(yè)的技術(shù)
中國的書畫藝術(shù),是我們輝煌歷史上結(jié)出的絢麗碩果,也是最為直觀的中華文明優(yōu)秀成果之一。中國人自古就喜愛收藏書畫,不僅是對于自身身份的文化認同,更是對自身文化的一種珍視。但中國書畫鑒定之難,尤其難在對古代書畫的鑒定,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因此,書畫鑒定已經(jīng)是一門專業(yè)的學科。鑒定家首先要具備鑒定的能力,即必須具備豐厚的專業(yè)知識和閱歷,才能夠邁過這一高門檻。
相對于古代書畫而言,對于近現(xiàn)代書畫的鑒定,顯然要容易得多。這是由于這些藝術(shù)家距離我們很近,比較容易掌握鑒定的標準。著名的書畫鑒定家張蔥玉先生(1914—1963)說,“我認為這是(指書畫鑒定)任何人都可以學會的。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說吧: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有他的特點,如果我們是熟人,一聽發(fā)音,便知道他是誰;又如寫字,每個人也有他的特點,相處久了,一看筆跡也自然知道是誰寫的。”(張蔥玉著《怎樣鑒定書畫》)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拿李苦禪大師的作品為例,大師之子李燕先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里最具權(quán)威的鑒定家了。理由如下:
1. 李燕先生是齊派藝術(shù)門里出身的藝術(shù)家。身為李苦禪大師的兒子,李燕先生長期與苦禪老人生活在一起,耳提面命,得到了父親醍醐灌頂?shù)慕陶d。當年苦禪老人作畫,多是由李燕鋪紙端水、裁紙鈐印,所以他熟悉父親作畫的每一個細節(jié),理解每一段創(chuàng)作過程;
2. 他接受了完整的科班教育。在書畫鑒定上,畫家的鑒定意見常常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就是因為他們長期實踐于書畫,懂得筆墨。李燕1958年就讀中央美院附中3年,進而于1961年考取中央美院本科5年,接受了系統(tǒng)的美術(shù)教育;
3. 他曾經(jīng)在榮寶齋的業(yè)務(wù)核心部門工作了6年半(1973—1979),這對于提高他的書畫鑒定水平有著很大的幫助。熟悉收藏歷史的人都知道,榮寶齋賣出的畫,品相非常好,原因就在于能精選會“收拾”,甚至包括修舊如舊。所以說,李燕在榮寶齋干6年,懂得了琉璃廠的不少“秘密”。他本身又學過仿真臨摹,其刻章制鈕也得到過齊白石弟子劉冰庵的親授。市場上那些作偽的把戲,李燕是心知肚明的。
4. 最關(guān)鍵,已屆古稀之年的李燕先生,一生筆耕不輟的同時,刻苦治學,他以孔夫子的話“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來要求自己,奠定其深厚的學術(shù)修養(yǎng)。前輩畫家曾贊譽說,“像李燕這樣刻苦治學的畫家,現(xiàn)在不是很多,而是實在太少!”其刻苦治學的結(jié)果是,對于書畫而言,他早已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李燕對于書畫鑒定,自有心得。他說,“近世的科學發(fā)展很快,發(fā)明了許多輔助書畫鑒定的儀器,但由于書畫作偽的手段變化莫測,至今為止,舉世公認的鑒定手段仍然是中國傳統(tǒng)的‘目鑒’方法。‘目鑒’的核心,其實是考驗鑒定家的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
“除了要熟悉藝術(shù)家的各個歷史時期的作品之外,關(guān)鍵你要找到‘標準器’,反復研究,才會掌握鑒定的利器。所謂‘標準器’,就是指那些來路可靠的真跡,這才是判別真?zhèn)蔚幕A(chǔ)。現(xiàn)在的一些所謂收藏家,天天泡在拍賣市場里,計較操控于價格的多寡,并非認真地研究書畫本身的真?zhèn)危@樣的收藏家要想保證其不走眼、不挨打,的確很難。”李燕如是說。
書畫市場應有一定之規(guī)
對于目前的書畫市場,看似繁榮興旺,實則內(nèi)藏隱患,老實說,李燕先生的內(nèi)心是持批評態(tài)度的。
他說,中國人有著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我們應該理性地除劣取精,建設(shè)好我們自己的當下藝術(shù)市場。以書畫市場而論,中國第一次收藏的高峰是在唐朝,其次是在宋朝,都是盛世。仔細研究歷史上這兩個高峰時期,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有兩點,其一,是政府的大力提倡,促進了文化的大繁榮,不僅是繪畫呈現(xiàn)巔峰景象,唐詩宋詞更是占據(jù)了文學發(fā)展的輝煌篇章,可見政府的倡導是極為重要的;其次,營造社會的正義輿論,即當下所謂之正能量。盡管,唐宋年間書畫的造假也并不罕見,關(guān)鍵是社會上輿論是邪不壓正,保持著強大的正義力量。而那些以造假獲利者如同地溝里的老鼠,是不敢見陽光的。
“現(xiàn)在的藝術(shù)市場,大家斥之為亂象叢生,禍根之一在于造假者的有恃無恐。小則坑害藏家,大則禍害市場。我曾經(jīng)聽說有些造假者甚為囂張,公開吹噓自己的造假本領(lǐng)。真是不知為羞恥,反以為榮。而我們是法治國家,崇尚誠實,就要充分利用好法律的武器,將欺世牟利的造假者繩之以法,實現(xiàn)社會的公平正義。然而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造假者卻鮮有受罰的,這種現(xiàn)象確實不利藝術(shù)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李燕說。
苦禪老人也是收藏家,因其畫名之盛而掩蓋了他的收藏之功。李燕說,“我父親十分喜愛書畫收藏,但是他的財力有限,遇有名品,常常只能成人之美。黃胄先生也愛收藏,我父親經(jīng)常為其‘長眼’。例如黃胄先生收藏過一幅名畫,即元代雪界翁張舜咨的《柏鷹圖》軸,1972年由黃胄捐贈北京故宮博物院,收錄在北京故宮《50年入藏文物精品集》中。這幅畫最先是送來給我父親的,因為財力不濟,苦禪老人推薦給了黃胄先生。”
每每回憶小時候親見父輩們的收藏交易,李燕的話里總流淌著脈脈溫情。
他說,“舊時古玩商中有一種專門的包袱客,拿著書畫等藏品游走于賣家和藏家之間。他們都是行家,有著豐富的鑒定經(jīng)驗,然而他們都很謙虛,與藏家們認真研討諸多鑒定的問題,實則是互學互長。時間一長,彼此信任,相互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來我們家的包袱客從來不說大話騙人,只要買賣的東西不對,就可以退換。而我父親也有個習慣,只要有人敲門,必定是他老人家親自去開門,以示尊重。”
在當時的收藏界,有一種規(guī)矩,叫“貨賣識家,貨賣實價”。
李燕說,“包袱客等待藏家看完貨后,往往說‘您賞個賺兒?’意思是讓您給個價,若是藏家給低了,人家會說‘能不能再……’有時候藏家的開價超過了包袱客的預期,他也會告訴你,不值這個價。真是誠信為本,這樣的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最讓我感動的是,‘文革’間,父親被打成‘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關(guān)進了牛棚,當時的政治氣氛真是風聲鶴唳,可有些包袱客依然不忘舊情,還是悄悄來家里問安。有一次,我去開門,那位老先生一見就問,‘苦禪老沒事吧?’我忙說,您這個時候還來啊!于是趕緊送客。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的心里頓時升涌出一股熱流啊。‘文革’后,我再也沒有見過這位先生,大概先生已是作古了吧。”
李燕先生近照
書畫鑒定的道德底線在哪?
李燕先生說,“我曾經(jīng)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很耐人尋味,舊時行里書畫交易,往往是‘行家蒙,蒙行家’;現(xiàn)在呢,是‘外行騙,騙外行’。我對這段話是這樣理解的:中國書畫的發(fā)展和收藏歷史悠久,情況十分復雜,常常對一件作品的真?zhèn)舞b定一時半會兒還真搞不清楚,尤其是古代書畫,于是在行家之間交易時,雙方彼此斗眼力,拼的是真本事,帶有某種博弈的心態(tài)。而現(xiàn)在呢,往往靠的是‘欺騙’,所以叫‘外行騙外行’,其實彼此都不懂。”
尤其要指出的是,現(xiàn)在的一些所謂鑒定專家,不懂裝懂,到處說些不負良心責任的話,上電視,辦峰會,管開“真跡鑒定證書”,什么事兒都敢大包大攬,從面上看是搶奪了鑒定的話語權(quán),究其本質(zhì)是私人或集團利益的牽引,令人不屑。
李燕自身的經(jīng)歷中,遇到不少“假郎中誤診”的笑話,可見市場混亂之一斑。比如,有一幅水墨《天鵝圖》,說是吳作人的畫,題的是苦禪老人的款,其實都不是,就是一張拙劣的贗品。可“鑒定專家”的鑒定意見是什么呢:“這是一張李苦禪仿吳作人的作品。”這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滑天下之大稽!
還有些經(jīng)過所謂鑒定專家看過的畫,真讓人啼笑皆非。比如,有一張丈二匹的大畫準備要上拍,他們請李燕去鑒定。李燕一看就樂了,說“父親畫這樣題材的大畫僅有一張,現(xiàn)存李苦禪紀念館呢,怎么會跑到民間市場?肯定是贗品。”為了支持國家各級博物館的館藏,苦禪老人的夫人李慧文代表全家先后捐贈了500余幅作品給國家,其中就包括那幅唯一的丈二匹大畫。
古道熱腸的李燕先生,繼承其父苦禪老人的豪爽性格,熱心助人,特別是他現(xiàn)在的名氣很大,社會交往不少,時常有應人家之求,在人情難卻的情況下而幫忙鑒定。不過,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很嚴的。
李燕 天趣圖
第一,只看自己所熟悉的畫家的作品。比如,齊派畫家的作品,如齊白石、李苦禪、王雪濤等近代先生的作品。這是因為李燕本是齊派后人,與這些畫家交往極深,因此在鑒定時能言之,敢言之。還有梁黃胄、程十發(fā)等先生的作品,也是因為他曾經(jīng)與梁黃胄、程十發(fā)等畫家有交往,親見其作畫,理解其筆墨語言;
第二,非信任的人來鑒定絕不開鑒定證書,往往只在原作的不顯眼處,用很小的字題跋,并鈐以很小的印章,以不傷畫面的布局。社會上常見到一些署名為“李燕”的書畫鑒定證書,和以拙劣的小字、小印偽造李先生的題跋,一定不是這位苦禪老人之子、清華大學教授的李燕!
盡管如此,李燕先生有時也會“躺著中槍”。在文前所述的“勵壯丹青——李苦禪、李燕作品拍賣專場”上,有人就在暗地里大放厥詞,說什么“李燕是被拍賣行騙去現(xiàn)場的”,云云,以期混淆視聽,渾水摸魚。李燕先生聞訊后一笑了之。他是明白人。自從進入“商品社會”以來,收藏市場就是一個渾水泛濫的江湖,君子自愛,清者自清,又何須見怪呢!
書畫鑒定的道德底線在哪?在當今是最為重要的問題。
李燕先生坦陳,“首先,你應該以學者的態(tài)度對待歷史,研究書畫藝術(shù),掌握鑒定所必需的專業(yè)知識;其次,要以實證論的方法來鑒定,知其一為其一,絕不信口雌黃;為此,擺正鑒定家與市場利益的關(guān)系,絕不做金錢的奴隸——在目前的世風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你做到了,就是坦蕩蕩的君子。應當記住《論語》教導‘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編輯:付裕
關(guān)鍵詞:李燕 書畫 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