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用學校標準化推進教育公平
據報道,國務院新聞辦日前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在會上介紹,為了盡快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的面貌,切實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教育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制定的《關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意見》已經印發。
眾所周知,由于城鄉之間的巨大差異,農村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一大短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些年來,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成效也相當明顯。但由于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依然相對滯后,辦學成本較高,諸如教學條件較差、寄宿制學校的宿舍和食堂等生活設施不足、村小和教學點運轉比較困難、教師隊伍不夠穩定等問題,仍然嚴重阻礙著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要解決這些緊迫問題,一方面當然需要各級財政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則需要確保將這些投入用在“刀刃”上。具體來說,在政府的財政總預算中,應該堅決砍掉那些不必要的預算、壓縮可以壓縮的預算,從而將財政預算的蛋糕能夠給教育切得更大。在使用教育財政投入上,應該做好年度投入項目的科學規劃,比如今年重點投入校舍建設,明年重點投入師資建設,再用一年重點投入信息技術與寬帶建設。同時,要嚴格防止教育投入被貪污、截留、挪用。
由面及點地說,目前來看,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最緊要的任務是確保“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椅,吃飯有食堂,睡覺要有一張床”。目前,基本辦學條件相當糟糕的農村學校數量不小,有的甚至連最基本的能夠遮風避雨、防暑避寒、堅固安全的教室都沒有,合格的黑板、課桌椅更是奢望。為此,需要積極推進包括農村學校在內的中小學標準化建設,這不僅是提高農村辦學水平,而且是推進教育公平的一大利器。
所謂標準化校園,即所有農村學校的方方面面都必須要達到省級政府或中央政府規定的統一標準。這方面,日本和韓國等國的做法——通過立法確定標準、實施主體、資金來源等,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公平地享受基本的教育條件,頗值得我國認真借鑒。舉例來說,學校的標準化當然也包括師資的標準化,因此日本按照《學校教育法》,公立中小學的教師必須定期在所在轄區內的所有城鄉學校流動,從而確保每所學校的師資力量都能大體保持一致,以消除城鄉和校際教育鴻溝。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大國,標準化建設固不能畢其功于一役,但至少這樣的追求應該在義務教育中一以貫之,并及時提上議事日程。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教育 標準化 公平